第三百八十四章 盐运使辛茂将(1 / 2)

文科大唐 包大海 1244 字 2022-03-23

<>时不凡提出了设立盐运使,这个李世民顿时明白了这个时不凡的意思。时不凡的意思也就是再次设立一个差遣的职位,通过设立这种差遣的职位去架空三省六部,脱离那士族掌握的三省六部的中央机构。通过大量设立这种差遣,有助于绕开士族,这样不但方便与提拔寒门,甚至架空了正式的官职。

这种令外之官可以获得很好的展,这个是符合皇帝利益的。不过同样也是符合时不凡利益的。这种令外之官很多时候是“专业性”很强大的官职。比如说盐运使,盐铁转运使,甚至各种的“专业性”很强的官职这样其实是对于时不凡有利的。

时不凡非常明白部门利益的坑爹,一旦部门利益形成,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官职一旦被制度化部门化,那他们的部门利益和体系方面的利益也都会骤然的增加。这样很多监督者反而会一定程度上成了被监督者多保护者。这个也就是养寇自重,他们不会去破坏自己的生存土壤。

时不凡对于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各种官职其实并不反对,这些官职反而最后会成为时不凡战略层次的各种潜在保护力量和盟友。时不凡巴不得多设立一些,这样对于自己在展生产力和各种行业时候有着巨大的帮助。朝廷到时候现这些专业性很强的部门,最后反而会做大。

“皇上,这个盐运使不如让门下省的辛茂将去担任好了。这个辛茂将在朝廷门下省也都有了半年多了,可以考虑调整一下。让他去担任这个盐运使,算是出外正式历练。”时不凡说。

时不凡非常没牙的推荐了自己的党羽辛茂将,直接让辛茂将去担任这个盐运使,让他去掌握这吐谷浑方面的事情。时不凡不可能打压自己党羽的前途,不然人家可是会怨恨你的。上司如果打压下属的前途,那你这个上司不用混了。

集团领袖也别去打压下属的前途,不然你也是要被人拉下来的。时不凡这个时候推荐自己人去担任着盐运使,是希望借用这股东风来获得提高地位。

本来这个盐运使是在唐朝中后期才有的,那个时候唐朝关中长安一带人口激增,对于食盐和钢铁的需求也有猛然增加。最后不得不设立了一名盐运使和铁运使,后来把形成了盐铁转运使一职。

这个盐运使的政治地位后来那可是猛然提高的,从刚开始不过是一个低级小官,后来政治地位不断提高,甚至到了后来都要挂上宰相官衔。虽然事实上并不是宰相,可是地位不断提高却是一个事实。

要说在唐朝,这个盐铁转运使并非是真正的合法官职,可是却为何能挂上宰相身份?这个足以说明了有没有官职,和有没有政治资源政治影响力,完全是两回事。在唐朝时期盐运使并不是合法官员,并不是在编的合法灌云,可是却权势不小。只有到了明朝时期才会正式的列入在编官员的行列。

时不凡更清楚未来大唐生产力展迅,也许过不了几年,大唐的人口都会激增。甚至大量的人口拥挤进入了关中,这个过程比起当年的原先历史的大唐更厉害。这样的情况必然会助长盐运使的地位水涨船高,掌握的政治资源越来越大。

时不凡趁早布局,赶紧把自己人安插到盐运使这个体系当中。争取尽快建立自己的体系,这样可以彻底把这个盐运使的整个体系都拉到自己的利益集团里面,等于是直接掌握了一个庞大的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