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风云突变(1 / 2)

“中央领导在新年重要讲话中,深刻分析了党与青年的关系,特别强调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并要求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党对青年的高度重视、充分信任、热情关怀和殷切希望,也对共青团更加有效凝聚、团结青年,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议室里的暖气开得很足,椭圆形的会议桌前,林辰暮看起来好似正在仔细聆听团省委书记孙庆海慷慨激昂的发言,可实际上,他的心思却早就飞到了数百里之外的东屏。

东屏的事情,就犹如电影里的情节一般,风云突变,错综复杂不已。

中央纪委调查小组对东屏市医药公司负责人傅珊的调查还没有什么结果,洪安建设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总经理吴奕利,却突然来到省纪委检举揭发,交代了他在洪安建设工作这十多年来,所参与洪安建设的各种违法行为。其中就包括了偷税漏税、涉黑的暴力伤害、洗钱、官商勾结等。其中,最令人感到震惊的是,据吴奕利交代,这几年来,东屏市市委书记杨卫国,和洪安建设存在钱权交易,王洪安一直通过某个秘密账户,将大笔金钱汇入到杨卫国情妇孙琳惠的账户里。

吴奕利是洪安建设的高管,更是一起和王洪安开创洪安建设打天下的元老,王洪安一直对他都极为信任,更是委以重任。因此,吴奕利对于洪安建设的事情,可谓是了如指掌。

因为涉及到了市委书记,省纪委书记宣正永不敢擅专,在向省委陈书记紧急汇报之后,立刻向东屏派出了调查小组,对杨卫国和洪安建设进行调查。

一时间,东屏就出现了中央纪委和省纪委调查组并存的局面,大家各查各的,看似好像井水不犯河水,可事实上,整个东屏却能闻到硝烟弥漫的味道。大家都卯着劲儿,想要先找到突破口,现在比拼的,就是时间和耐力。哪一方先耐不住,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林辰暮只觉得一股寒气猛地从身后蹿起,沿着他的脊椎柱一直冰冻到脑子里,让他的大脑瞬间变成了一片空白。他很难相信,杨卫国会收受洪安建设的钱,更不相信杨卫国有什么所谓的情妇。杨卫国今年才四十多岁,五十岁不到,就已经是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了,前途远大,绝不会愚蠢到干出这种自毁前程的事情。

在第一时间,林辰暮就给杨卫国打去了电话。电话里,杨卫国的笑声仍然爽朗,似乎根本就没把这太当回事,可林辰暮却隐约能从他的笑声中,听出一丝不安和焦虑来。

而被裹进漩涡中的洪安建设,更是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不仅被勒令停业,相关负责人也被带走进行调查,几个在建工地,全都停工。工人担心企业倒闭,拿不到工钱,纷纷围聚到公司去讨要说法。材料供应商也跑来凑热闹,要拿回欠款。群龙无首,王宁辉根本就压不住场子,整个企业是陷入了混乱,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斗争是如此激烈和白热化,林辰暮进入仕途那么多年,见过的几乎都是棉里带针的那种政治斗争,类似于这种几乎刚才开始,就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境地的,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这些天来,林辰暮始终都在冥思苦想,自己究竟怎么才能帮得到杨卫国和洪安建设,可想来想去,都没有一个好的思路。林辰暮不知道,对方究竟用了什么方法,能让一直以来被王洪安视为兄弟的吴奕利倒戈一击,引爆了这场风暴,可他们既然处心居虑设下这个局,就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破解的。

况且,林辰暮也知道,每个大企业,在完成原始积累之前,或多或少都有过一些不怎么光彩的地方。只不过有些很快给自己粉饰干净了,有些还留着尾巴。而一旦别人要拿以前那些事情来大作文章,那还真是一件麻烦事。

其实,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状况,已经不是跑跑关系,上下打点一番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杨卫国身上。只要杨卫国能够全身而退,自然没有人会再打洪安建设的主意。可一旦杨卫国倒了,洪安建设无疑就成了一块儿大肥肉,不知道有多少双垂涎欲滴的眼睛在盯着,想要分而食之。

对于特地跑来合阳找自己想办法的王宁辉,林辰暮也是这样给他分析的。这才大半个月没见,这厮现在看起来却是消沉了许多。看起来啊,遭遇到这样的变故,对他的打击和影响是很大的。不过这样也好,王宁辉向来都顺风顺水的,没有遭遇过什么挫折和失败,这场变故,或许能让他更快成长为成熟有担当的男人。

正在思忖着,却突然觉得,似乎有人在和自己说话,林辰暮连忙回神,看了过去,却见孙庆海早已完成了发言,郑看着自己,笑眯眯地问道:“小林部长,你有没有什么意见?”

林辰暮就是一怔,他完全不知道刚才孙庆海说了些什么,可见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自从自己重新回来上班后,他总是觉得,其他人看自己的眼神,似乎有些不一样了,似乎有些敬畏,又有些若即若离。

林辰暮刚想要说什么,却见奚英博冲自己微微点了点头,心中一动,就笑着说道:“没,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