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纠葛(1 / 2)

湖光粼粼,微风吹过,层层碧波随风而起,湖边的柳树,也扬起了它那泛绿的柳条,在风中摇曳舞动,真有几分春天的气息,其他书友正常看:。

郭旭峰静静坐在凤凰湖畔的墨雅茶社内,轻品了口茶,轻柔似纱的清香沁入心脾。

坐在坐在雕龙檀木茶几对面的,是杨卫国。

东屏的一二把手,居然会坐在这里喝茶,这要是传了出去,指不定会引起怎么的揣测和流言蜚语。不过两人却丝毫没有前一阵子的剑拔弩张,反倒是面带笑意,显得很是亲切。

“杨书记啊,说句实话,我挺佩服你的。”郭旭峰品了口茶,唇齿留香,心情舒畅的很。

以前将自己禁锢在东屏这个小圈子里还不觉得,可如今真正从里面跳出来了,才觉得,外面的天地真的很宽广。而得知杨卫国也即将离去的消息后,他的心情就更加舒畅了,至少说,在这场斗争中,没有赢家,其他书友正常看:。也正因为杨卫国的离去,让他的离去不显得那么悲催和失败。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原本就是我们的责任,谈不上什么佩服不佩服的。”杨卫国脸上的表情很平静很恬淡,郭旭峰今天邀约他出来喝茶,让他有些惊讶,不过短暂的错愕后,他也是如约而至。郭旭峰的心思,他多少明白,怎么说呢?两个人是同病相怜,还是心生恻然?

似乎能感受到杨卫国的戒心,郭旭峰就笑了笑,说道:“不瞒杨书记说,我当初来东屏的时候,真是抱着雄心壮志,真是觉得,只要自己挥挥手,整座城市就能按照自己的设想,快速地发展,日新月异。可到了现在快要离开时,再一次看着这座城市,才发现,原本这两年里,城市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城市的变化,不在于又修建了多少高楼大厦,多建了多少厂房企业,多修了多少道路,而在于这里。”杨卫国指着自己的心,掷地有声地说道:“在于老百姓真切的感受。他们有没有感觉生活好过了?收入增加了?幸福感增强了?他们,心里都有杆秤!”

郭旭峰面孔就不由有些发热。

到东屏后,他想得最多的,除了权势之外,就是政绩,说实话,还真没有真正去想过老百姓的感受。虽然这两年来,他也为东屏做了不少事,比如说高新区的扩建,几家重量级企业的引入,可几乎都是冲着政绩而去的,至于能为老百姓带来多少实惠,还真没好好想过。

郭旭峰抿了抿嘴,向来在公众面前口若悬河的他,顿时就有些语塞了,低声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杨卫国就微微笑了笑,说道:“东屏,对我们来说,始终都只是一个驿站,不过对于生于此,长于此的人来说,施政者的每一个决策,或许都能给他们带来生活的巨大改变。”

如果是平日,郭旭峰多半会有些不屑,认为杨卫国又在唱高调,不过此时,他却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

四月初,开完最后一次市政府工作会议后,郭旭峰调任峨山市任市委书记,书迷们还喜欢看:。

郭旭峰在来东屏之前,他的政治前景是很被看好的,省里不少人,甚至希望他到东屏后,能够有效地遏制住杨卫国“独霸”东屏的势头,可以说,对他是给予了厚望。可当他踌躇满志的来到东屏后,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比想象中的还要困难。

首先是市委书记杨卫国。这个从首都空降下来的干部,凭一己之力,就将曾经铁桶般的东屏捅得是千疮百孔、七零八落。而后,又牢牢地把控住东屏的大权,让他这个市长当得颇有些憋屈。好不容易抓住机会,想给杨卫国致命一击,却差点搞得自己都下不来台。

人生的高峰和低谷原来是紧密相连的。虽然去当峨山市的市委书记,看似是升迁了,但事实上,所有人都能品味出其中的苦涩来。而谁又知道,峨山市就不是郭旭峰仕途的终点呢?

走出市委市政府的大门,郭旭峰内心之中,竟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车子行驶在东屏的大街小巷,郭旭峰默默地看着窗外的风景,谁也不知道他此刻心里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