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掌控(1 / 2)

“这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啦?”

看过手中的资料后,党工委副书记时钰就摘下老花眼镜,看着林辰暮慢条斯理地说道。她今年五十多岁,和管文涛一起,是最先来高新区任职的,不过和管文涛不同的是,她品格端正,最见不得管文涛和谢世清的那些龌龊勾当,会里会外的,可没少提不同的意见。因此也为管文涛和谢世清他们不喜,打发去坐冷板凳,甚至有些时候开会,通常都不让她参加。在管委会里,她几乎就是被边缘化的。

“治理环境污染当然是好事,不过因噎废食就不好了。发展毕竟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中央的指示不是很清楚吗?边发展边治理,只有国富民强了,环境保护才有意义。”

管委会副主任袁浩也笑着说道:“我同意时书记的意见。环保是一定要抓的,但如果因为这样,就让目前高新区大好的形势毁之一旦,我觉得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唐凝虽然没有说话,不过从她脸上的表情就不难看出,她和时钰,还有袁浩是站在同一战线的。

孙奕昱端着水杯,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在场的几位领导。他是区环保局的局长,今天因为主要的议题,就是讨论有关环保的,因此他也有幸得以列席会议。

这几天,说起环保来孙奕昱就是一肚子的气。前两天因为天马电池厂的事,他被林辰暮叫去办公室好一阵训斥,搞得是灰头土脸的,心头却也是憋屈不已。在经济发展是社会主旋律的今天,环保局很多时候无异于聋子的耳朵,就只是个摆设。平心而论,谁不想自己的部门权力大,更有话语权啊?可真要严格执行政策,这不合格,那不达标的,勒令企业停产整顿,别人还不乖乖求上门来任自己想搓圆搓圆,想搓扁搓扁?可动动那些没什么关系的小厂小作坊的还行,而那些大厂些,个个来头都大,又岂是他招惹得起的?

第一次列席会议,孙奕昱原本就不想出什么风头,虽然他也很想,林辰暮能够将这个环境治理工作推行下去,这样的话,环保局的权力自然也能大增,不像现在这样,完全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清水衙门。不过,他已经过了那个年轻冲动的年龄,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他心里很明白,尤其是在这个风向压根儿就不明朗的时候。

一个副书记,两个副主任都旗帜鲜明的反对,孙奕昱还真有些好奇,林辰暮会如何来应对?

林辰暮拿起茶杯慢条斯理的喝水,脸上一直都带着微笑,看似在考虑和倾听大家的意见,直到没有人说话了,他才笑着说道:“大家的意思我都明白,其实大家对于环保的重要性都很清楚,不过在环保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抉择,偏重于经济发展方面。当然,作为政府来说,发展民生,搞活经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不是在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就只能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呢?我看未必。”

“高新区之所以叫高新区,和其他地方不同的,就是我们所要发展的产业,应该是高新技术产业,而不是普通的产业。既然是高新技术产业,那对于环境的污染,不能说一点没有,但应该是微污染的。市委市政府对于高新区的发展,是作出了非常明确的指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你们见过如今这样的田园城市吗?”

“袁主任说了,狠抓环保担心高新区如今大好的局面毁之一旦?我毫不客气的说,我看不出现在高新区的局面有什么好的?如果还要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就更没有必要。”

袁波被林辰暮这番毫不客气的话噎得够呛。

时钰也有些不悦地说道:“照林书记你这么一说,我们以前都白做事啦?”

林辰暮就微微一笑,说道:“时书记,你别着急,我不是这个意思。高新区从成立起,就一直磕磕绊绊的,其中有多方面的因素。而大家为了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不过如果思路错误了,努力越多就错得越远。有时候,停下脚步来总结反思一下,对于以后走得更快更好,是有帮助的。”

唐凝就接过话来说道:“林书记,大家并不反对环保,不过饭总是一口一口吃的,我们为什么又不能逐步逐步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治病也要慢慢来,药下猛了,很可能病没治好,反而是把人给治死了。”

“对啊,林书记。我看天马电池厂的事就很好啊,我们可以根据情况逐步解决这些企业的污染问题,这样既不影响整个高新区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同时,也能够逐步实现我们保护环境的目的。”袁波就像是找到了突破口似的,连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