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人在官场身不由己(1 / 2)

乐安民不好受,赵明德同样也是焦头烂额的。【、看书网毕竟市委管党务,具体的工作还是需要市『政府』来实施和安排。别的不说,光是决定在哪个地方兴建这个聚乙席工厂,就是一个令为头痛的事。

如果是其他项目,根本就不需要他发愁,哪怕消息还没放出去,总会有些神通广大的区县领导听到风声跑来争取。那时把项目放在哪里,除了总体的规划之外,还要看他的心情而定,哪里的态度“端正”,哪里工作做得“到位”就给哪里,毕竟一个大项目,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带动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可这次聚乙席工厂的项目,高达700多亿,各个区县却推三阻四的,哪怕他嘴皮子都说干了也没有人搭这个茬,气得他险些把茶杯都给摔了。

其实湖岭虽大,却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修建这么大的一个化工厂。人口密集的市区首先就是要排除在外。此外,也就只有周边的七个郊县。

这七个郊县各有利弊,但他最属意的还是台山县。台山县距离湖岭市区将近七十公里,是湖岭最边远的郊县了,如果将化工厂建在这里,对湖岭的污染和影响都能降到最低。而且这里距离湖岭虽远,交通同样发达便利,不光是有高速一小时内直通湖岭,还通铁路。按照赵明德的设想,这里生产的化工产品最好是不经过湖岭,就直接从台山就运到别处,总能减少些对于湖岭的污染不是??? 官道之平步青云135

但有个最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台山县位于湖岭的上风上水,一旦聚乙席工厂投产,对湖岭的污染和影响难以避免。

而台山县的县长喻智江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聚乙席工厂项目污染大,但严格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大项目,真要落户台山,对于喻智江来说也是一个天大的政绩。因此,这不论对于赵明德来说,还是对喻智江来说,都是皆大欢喜的好事。

原本两人已经说好,会上的时候,喻智江会主动站出来承接这个项目。哪晓得,临到头了喻智江却反悔了,在会上一言不发,任凭他如何暗示递眼『色』,就像是泥塑石雕的一般,根本就不接话,气得他肺都快炸了,一时间都有掀桌子的冲动了。

可别人不说话,他也不能拿刀架在别人脖子上强迫别人不是?因此,只能阴沉着脸再三做工作,最后让大家回去好好考虑考虑,这么好的事,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到了后来他才知道,原来喻智江在县会议上刚透『露』出半点要承接聚乙席工厂项目的意思,就遭到了所有常委的一致反对和炮轰,当晚更是连家里的窗户玻璃,都不知道被谁扔石头给砸了。他思量再三,最终还是决定不当这个出头鸟,免得遗臭万年了。

要知道,哪怕最终化工厂还是落户台山县,上面指定和自己去争取来的两种情况也截然不同。至少说他不会落个坏名声。而名声虽然不能帮助他升官发财,可人要脸树要皮不是?再贪的官,也想要有一个好名声。

挥手让各县的领导出去之后,赵明德显得有些精疲力尽。自打他从刘松凯那里得知聚乙席工厂的事之后,就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是人都有几分良知的,哪怕他心里充斥了再多的功名利禄。可人在官场总是身不由己,在这件事上,他似乎根本就没有说不的可能,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赵明德『揉』了『揉』额头,问道:“姜书记还没回来吗?”

一旁的秘书忙说道:“还没有”他们都知道,这两天为了化工厂的事,领导的心情不怎么好,因此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触了霉头。

赵明德就显得有些惊讶,虽然他巴不得姜云辉不回来,甚至在召开了常委会之后还有些怕面对姜云辉,怕面对姜云辉的责难。可在他想来,纸是包不尊的,常委会之后姜云辉很快就能得到消息,他甚至已经做好了如何应对姜云辉的准备。

可偏偏姜云辉却到现在都还没有回来,甚至连电话都没有一个,这和他的『性』格可谓是大相径庭,反倒是令他有些惴惴不安了。难道说,姜云辉知道于事无补,已经认命?亦或是他正在酝酿什么不为人知的阴谋?

不过现在想什么都没用,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落实各方面的工作。否则就连厂址都选定不出来,还谈什么后续工作?不是让姜云辉回来了看笑话吗?

摆摆手,秘书给他茶杯里加满热水后正准备要出去,桌上的电话却急促的响了起来。

秘书看了他一眼,拿起了电话听了几句脸『色』大变,立刻捂装筒向赵明德汇报道:“老板,喻县长打来的电话。他说他刚接到消息,台山县上千名群众听说聚乙席工厂要修在台山,跑到市里来请愿来了。他现在马上就赶过去处理,希望能够尽快将人劝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