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誓擒叛国贼(1 / 2)

朱元璋率众才行了两里多地,海上的东南风突然变大。

众船本是逆流而上,在风速的影响下,速度立时锐减。

站在船头的朱元璋见众船速度虽然变慢,船速却十分稳定,知众人并未拼尽全力,心中不禁暗暗点头,同时也有些担心。

一旁的张煌言见众船行动迟缓,又见朱元璋眉头微皱,便开口建议道:“陛下,前方便是南戴河,我们是否在渡口稍作休整,然后再迎击汉八旗的败军?”

朱元璋闻言,知张煌言是担心逆流行船影响了兵士的战力,却因碍于他的威严,才委婉劝谏。

随即他又想到先前与张煌言交谈时,对方虽在战术方面表现得有些稚嫩,见识却是不俗,想法也颇有创新。

若历练得当,假以时日,必能独当一面。

而且张煌言与郑森交情不错,若是能将之收服,对日后收服郑氏也帮助甚大。

朱元璋的这些念头在脑中一闪而过,随后故意看向张煌言,却不发一言。

张煌言见状,一脸恭敬地道:“陛下,可是末将的提议不妥?”

朱元璋见对方在他的威压下依然神色如常,心中一喜,随即沉声道:“自是不妥!”

“你应知行军打仗最重气势,一旦锐气受挫,纵使兵力再多,亦难以取胜!方才狼烟之事就已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若非前来的只是败逃的汉八旗,加之你及时传递了消息,先前一战也未必能取胜!”

“现今

兵士气势正旺,应当一鼓作气,前往击溃汉八旗,若是失了这股锐气,会对接下来的大战不利。”

张煌言点了点头,道:“陛下圣明,只是此刻风速太大,末将担心众人精力不济,会影响了战力。”

朱元璋摇了摇头,道:“你看看,此刻船速虽然减慢,但行进的速度却十分稳定,说明他们有意保存了体力。”

“这样强度的行船,既能让他们稍稍放松,同时也保持了斗志,若是此刻让他们停下休息,先前大战的疲累感必会袭扰身心,削弱众人的战力。”

“再加上担忧接下来的大战,会让他们精神紧张,一旦出现这样的状况,就非短短的半个时辰能够恢复。”

“但汉八旗距离我们不过四十里,也就半个时辰左右便会到达,现今风速变大,这个时间恐还会缩短,所以咱们此刻绝不能停下来。”

张煌言闻言,脸上闪过一缕敬佩之色,随即躬身道:“谢陛下指点,末将明白了!”

朱元璋见他眼中精光连闪,试探道:“咱虽说了这多,却还有一点,不知你猜到了没?”

张煌言眼中闪过一缕犹豫之色,随后恭敬地道:“末将资质驽钝,实不......”

他话还没说完,突然发现朱元璋微微皱眉,急忙改口道:“知陛下圣意,不过依末将愚见,天津港既已点了狼烟,想来汉八旗也会有所提防。”

“而汉八旗去时行动迟缓,应已查明了

各地渡口情况,纵使我们在南戴河设伏,也未必能起到奇兵之效。”

“不如逆流而上,在汉八旗心理设防之外攻击,效果可能会更好!”

朱元璋见他瞬间就能举一反三,心中更加欣赏,又追问道:“此刻东南风正劲,对方的船速远快于咱们,咱们又该如何御敌呢?”

张煌言略一沉思,便自信满满地道:“我们此战分为阻敌和歼敌两部分,阻敌的责任在我们,但歼敌的重任主要在天津港的水师!”

“因此刻东南风正大,汉八旗的船速也极快,所以末将以为不妨效仿铁索横江的方法,舍弃十几条鸟船,挡在汉八旗的必经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