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反应挺快(2 / 2)

远在古北口和喜峰口的皇太极和阿敏派人来传信,将两地的战况详细讲了讲。古北口和喜峰口的战事同样不利,倒不是守城的明军也装备了准确性很高的火铳和威力很大的火炮,而是数量太多了。

皇太极和阿敏各带了近万兵马,除掉辎重部队也就剩下七千战兵。结果到地方一试才发现,古北口和喜峰口附近的关隘居然布置了上万守军。

这两处关隘还不像山海关是建在平地上的,而是随着山势起伏,想攻打得先顺着陡峭的山坡攀爬,好不容易到了城下还找不到太宽敞的立足之地,更没地方躲,必须冒着箭矢和落石马上攻城。

可城上的守军比进攻部队还多,这可就太难了。即便女真兵将真的很勇敢,架着梯子冒着箭矢和大石头爬上去了,马上又得面对几倍的明军砍杀。

人毕竟不是机器,穿着重甲举着厚盾攀爬山坡、梯子都要付出体力,到了城上还得肉搏,顿时就扛不住了,很快又被打了下来。反反复复进攻了四天,结果啥战果没有,反倒死伤了二千多人。

皇太极和阿敏来信还说了,明军的表现很反常。以往只要女真士兵登上城头,明军大多会选择逃跑。可是这次几乎没人跑,不对,也不是没人跑,而是谁敢跑谁就会被后面的督战队射杀,不想拼命都不成了。

面对此种局面,皇太极和阿敏想问问努尔哈赤下面该怎么做,是继续不计生死的攻城还是换个地方试试。反正已经把明军主力吸引过去了,这一点非常确定。

“阿其玛,明军进城的时候你是否清点过人数?”

努尔哈赤越想越不对劲儿,女真人在关内也不是没有细作,小变化发现不了,可山海关增没增兵,皇帝率领了多少人出征还是能打听到的。

如果按照皇太极和阿敏的说法,从古北口到喜峰口沿途关隘全都增了兵,多的甚至上万,也就是说杜松把山海关守军大部分都派出去了,难道他就不怕山海关有失?

全仗着大明皇帝率领的三万陆军,好像有点太孤注一掷了,一点后手都不留,不符合作战常识。而且大明皇帝已经被围困在宁远城两天多了,城西还特意留出了逃生通道,可山海关那边半点动静也没有,更不符合大明朝廷的秉性。

“大汗,明军在渡河之后派出了大量探马在附近游弋,末将损失了几十名手下也不曾靠近半步。”

这位镶黄旗的牛录额真担任了监视大明皇帝所率部队的任务,从出山海关到宁远城,每隔两个时辰就会报告一次,没出过纰漏。但也有没做到位的地方,被大汗问起之后只能跪地等候处理。

“这不怪你,起来吧,继续派人往河西探查,再多走五十里!”努尔哈赤没有责怪属下,主要是他也没想起随时随刻仔细清点明军人数,既然出山海关的时候大致数了数,后面又没有岔路,何必再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