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伟大的航路(1 / 2)

父可敌国 三戒大师 1185 字 3个月前

第271章 伟大的航路

一天后,封舟抵达太仓刘家港。自元朝起,这里便是漕粮海运的起点。

从海上运输粮秣,其实最早在秦汉隋唐时便已有之。到了宋朝,尤其高度依赖海外贸易的南宋,航海技术进步飞快,为海运在元朝的大发展,创造了充分的客观条件。

主观上,因为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被蒙古人变为牧场。北方,尤其是元大都的粮食供应,严重依赖江南地区。

而以元朝低下的治理能力,和尖锐的民族矛盾,根本没有能力维持大运河畅通,也没有能力维护漕运的安全。

在不断摸索中,元朝的海运航道经过了三次改进。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他刚要质问老四还是不是人?哥哥都晕成这样了还耍我?

老三尤其晕的厉害。

站在高高的甲板上,看着劈波斩浪的船队,朱桢心潮澎湃,终于清晰的意识到了,自己和老师的历史使命——

“北平可是四……燕王的封地,真有那么糟糕吗?”朱桢听得一愣一愣。

最终,海运千户殷明略又开新航路,自刘家港开洋至崇明三沙,东行入黑水洋至山东半岛最东端的成山头,然后西北航行入直沽。

可惜大明开放太晚了,直到隆万年间才走到这一步。更悲催的是,旧秩序崩溃了,新秩序还没建立,又赶上小冰河,结果就哦豁了。

所以成本更低、也更安全的漕粮海运,就成了元朝的唯一选择。

“嗯。他们靠着海运便可因循苟且,自然忽视了对北方的开发和治理。”朱棣点点头道:“义军一起,自然土崩瓦解。”

船老大既有通俗的航海口诀,对水文和气象了如指掌。又熟练掌握牵星过洋之术,在海上航行如在陆地。

“没错。”被倒掉在桅杆上的老三,再不敢跟老四唱反调了。“因为可以轻易得到江南的粮食和物资,蒙古人不愁吃喝,元朝王公更是花天酒地,穷奢极欲。”

“好,四哥,永远记住这句话。”朱桢点点头。却又暗叹一声,记住也没用,做决定的永远是屁股,而不是脑袋啊。

老三也是晕过了头,不想想一群旱鸭子懂什么晕船?便让老四教教自己。

“这样啊。”朱桢恍然道。

老六知道老贼是很难被改变的,但自己的兄弟们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时候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思想,还是比较容易的。

“为啥?”老六一愣。

到了满清,异族统治中国,他们比文官集团还怕开放,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彻底闭关锁国,继续在农耕文明中作威作福了两百多年。

朱棣还煞有介事告诉他,之所以晕船,是因为床上太晃。吊起来就不晃了……

老四就告诉他,说自己在军中学到一个克服晕船的法子,一用就好。

水手们也十分熟练,配合默契,信心十足的应付任何状况。

要想让北平成不了京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四哥的屁股,不坐在那把椅子上。

起先,船队是沿着海岸线,傍海岸航行,这样不容易迷航。但容易遇沙搁浅,而且航程艰难曲折,航期长达两月余。

“海运是比漕运好。”老四点点头,话锋一转道:“但也害了元朝。”

好汉不吃眼前亏,老三登时就老实了。

一零三.一七二.一八三.七五

当然,这里的安全,不是指航行安全,这个海运肯定比不了漕运。

什么,罪人是父皇?

那就改绞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