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宿命(1 / 2)

父可敌国 三戒大师 1105 字 3个月前

第327章 宿命

次日,诚意伯府。

“叶伯巨这话,其实说的蛮有道理的。”刘伯温看过朱桢带来的抄本,如是评价道。

随着天气转凉,秋叶泛黄,师徒俩的教学相长,也已经回到了室内。

“分封之祸,他看得十分透彻,说得也很明白。”然后老刘给出点评道:

“宋元那种皇室力量薄弱的情况,固然令国家不稳。但皇上‘分封太侈’,也是过犹不及。藩王们既有封地又有军队,与独立王国何异?日后必会尾大不掉。这样日后,朝廷又不得不削藩。而一旦削藩,则必然招来藩王怨恨,引发更大的动乱……就不知到时候,是你哪个兄弟子侄,会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来了。”

“呵呵……”朱桢五味杂陈的笑笑,没有接话。

“很简单,叶伯巨之言,对伱的利益是巨大的威胁。一旦朝野形成共识,削藩将成为大明有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刘基便淡淡道:

“而且就算皇上一时气恼,时间久了也会明白,叶伯巨说的有道理。我看用不着后世之君,过上几年,皇上就会开始着手削减你们的权利——因为这件事他不做,等你大哥继位后就得做!”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在朱老板的顶层设计中,藩王实际上就是朝廷派驻当地的钦差大臣,监督并有权掌管地方上的军政大事。

另设左右傅各一人,从二品,左王傅刘伯温,右王傅暂缺。之下还设伴读四人,当选老成明经慎行之士充任;侍读四人,负责收掌文移。因为楚王还小,所以这些位子同样空着。

但日后的王府属官,肯定是由朝廷任命了,藩王已经不得置喙了。

要是这套规矩不变的话,老六就藩之后,便是名副其实的湖广王了。

眼下,藩王虽然还未之国,但各王府的官制早就搭建起来了。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朱桢有些错愕道。

但后来的大侄子觉得军权在叔叔们手里,还不如在武将手里呢。又想再变一变,结果就把自己变没了……当然,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而且他听哥哥们说,不用等就藩,等大婚的时候,地方文武便会来殷勤张罗,并奉上地方父老的‘拳拳孝心’。之后三节两寿,也是敬赠不断,不然他们也不会一搬到王府,就那么阔气。

而且眼下,凡事王府的官员,藩王都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要任用谁、罢黜谁,都是由藩王一人决定,朝廷不得干预。

再就是掌管王府三护卫的护军府,每护卫设左、右、前、后、中五所,所设千户二人、百户十人。又设负责宿卫的围子手二所,所设百户一人。

最后则是负责王府日常事务的长史司,设左右长史二人,正五品。

各位藩王可以通过如此完备且高规格的王府官僚体系,对所在各省的军政要务、都司卫所的军事部署、军事的训练调动、以及地方官吏的考察等,统统进行过问。

特别是王府相傅官兼任了很多官职,完全可以凭借他们的身份和影响,干预地方上的行政事宜、调动国境内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