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天堑变通途(1 / 2)

父可敌国 三戒大师 1077 字 3个月前

第346章 天堑变通途

哥几个当晚聊得倍儿起劲,甚至连哪里归谁都分好了。

可第二天继续上路,让西北风一吹,人就清醒了。

老四骑在马上,对一旁裹成个球的老六叹气道:“唉,你的想法好是好,可惜父皇不能答应,一切都白搭。”

“是啊。”老三也凑过来,愁眉苦脸道:“一来,父皇封我们这些塞王,是为了大明镇守边关。我们跑去南边的话,谁来对付蒙古人?”

“茶马互市……”老四低声道。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一言为定!”哥俩重重点头,与他击掌为誓。

“唔。”两个哥哥悟性极佳,一听就能感觉出,老六说得有道理。老三总结道:“所以说,胡人入侵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生产不出其所需的生活必需品。为了补足缺口,所以要不断入侵吗?”

“唉,先生没为朝廷大用,真是国朝一大损失。”老四也叹气道:“幸好,他把毕生所学都传给了老六。”

“这词儿虽然新,但很好理解。我们是怎么去高丽的?”

当然,本朝因为与蒙元处于交战状态,只与藏地间设有茶马司。茶马互市成为大明与藏地保持友好的重要物质手段。而且通过茶马贸易,还能得到朝廷急缺的战马,以及巨额的茶利收入,弥补朝廷亏空。

朱桢吃力的举起胳膊,隔着厚厚的皮手套,挑了个大拇指。

“三哥说的三件事呢,都是可以解决的。”朱桢便为二人分解道:“第一个,塞王戍边,为大明抵御蒙元。我们想办法,让蒙古人不再为患不就可以了么?”

所以说,茶马互市是很棒的一项政策。但鉴于本朝与蒙元的敌对关系,谁敢提与蒙古互市?怕是被当场打成汉奸,被万众唾弃。

三哥也是真的强,一晚上时间,就把所有问题都考虑到了。

“呵呵……”老六干笑一声,没有否认,也没法否认。

“但牧民毕竟不能一年四季都‘食畜肉、衣皮革’,他们无论如何也需要一部分粮食、棉布、茶叶、铁锅等农产品和工业品才能过活……而这些都是他们无法生产的。”老六用一个全新角度,为哥哥们分析胡汉矛盾道:

“此外,畜牧业特别受气候的影响。冬季的雪灾,春夏的旱灾,都会让大量的牲口死亡,使牧民遭遇生存危机,继而入侵农耕文明。这就是几千年来,胡人总是要入侵汉地的根本原因了。”

这就是典型的明朝人思维……

“也许等到消灭北元之后,可以试着对归顺的部落开边互市呢。”老三小声道:“反正我是觉着,早晚得走这条路。不然就算彻底灭了蒙古人,也会有别的胡人起来,继续掠夺我们。”

“海权视角?”老三老四又没听过,四哥笑道:“你小子,现在满嘴新名词,刘老先生对你还真是不藏私啊。”

“可以这么说。”朱桢点点头。“那么除了掠夺,还有什么和平的方式,能让他们补足缺口呢?”

“坐船啊。”两人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