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1 / 2)

父可敌国 三戒大师 1120 字 3个月前

第397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

次日一早,苏州城最繁华的阊门外、观前街、玄妙观等处,各家当铺、金银店、绸缎店、茶叶店、南货铺、成衣店、澡堂子……卸下门板开张时,竟有大半的店铺,都不约而同

挂出了‘本店欢迎使用粮票’的牌子。

为了吸引顾客用粮票消费,有的店里还在牌子上写着‘用粮票消费打九折’的字样。

这种大范围的异常举动,自然引起苏州市民的好奇心。人们纷纷向店家询问,啥是粮票啊?

店家的回答更离谱,他们居然也没见过粮票长啥样。是东家连夜这么吩咐的,他们只知道,那玩意儿能从苏州城的三处预备仓里,兑出粮食来。

“听说好像是织染局印发的,由府衙县衙负责兑付。”终于有消息灵通的掌柜透露道:

“可千万别想着自己印啊,听说是要比照伪钞罪砍头的!”

说着他抬头看看远处已经被查封的陆园,幽幽一叹道:“那是两百年来积攒的财富啊。”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八十文!”

失业织工们目瞪口呆,怎么这边还没讲价,对方就先给涨了一倍工钱?

要知道,就是行情最好,用工最紧俏的时候,普通织工也拿不到一天八十文。只有手艺最好的缂丝师傅、染色师傅才能达到这个价。

“我们六十文……”这下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各家为了争抢工人,开始不断提高报价。

而且不只是丝织行业相关的那些工场,就连那些棉纺、印刷、造纸、炼铁的店铺作坊,都跑到观前街上招工开了……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工钱那还不上了天?

其实他们心里也很不忿,不知道东家抽的哪门子风,忽然风风火火就要开工,还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尽可能的多招工。

朱桢之前听过个说法,说古代之所以长期处于通货紧缩,是因为富人喜欢把赚到的金银铜钱窖藏起来。大量的硬通货退出流通,最终导致经济枯竭。

四十文一天算眼下的市价了。而且听说管饭,月底还有赏钱,失业织工们便纷纷涌向胖管事。

自打年后,就一直处于停摆状态的各家工场,居然同时开始招工了!

于是你加完价啊,我加价;我加完价来,你又加价……一起把工人的工资推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天一百文……

“这话说的,我们东家什么名声,能骗你们不成?再说伱们有啥好骗的?”管事们满脸不忿。

既然见不到实物,大伙儿也就渐渐散了。而且他们的注意力,很快被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给吸引过去了——

现在氪金,太早了。效果不好,还有可能会被针对……

“这也太过火了吧?”这下,就连一旁罗贯中都看不下去了。提醒朱桢道:“谁能遭得住这么高的工钱?不会害得他们破产吧?”

“你们都开多少钱啊?”面对着平日鸟都不鸟他们的‘管事老爷’们,失业织工们终于挺直腰杆一把。

把楚王殿下直接给整懵球了。

当楚王把这事儿告诉罗贯中时,轮到罗老师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