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殿下出征(1 / 2)

父可敌国 三戒大师 1247 字 3个月前

第433章 殿下出征

当晚,朱桢便出了宫。

然后拿着太子的手令,叫开金川门,来到龙江宝船厂。

在船厂提举衙门睡了半宿,三更天,大表哥便叫他起床。

朱桢用罢早饭穿戴整齐,在护卫的簇拥下,来到了船厂外的码头。

此时,还不到四更,天地间漆黑一片,码头上却灯火通明,市舶船队十艘新入列的战舰已经整装待发了。

朱桢便让罗先生给海寇回信,非但表示愿意支付赎金,而且还主动提出,只要他们不虐待被俘的船员,保证他们都能全须全尾平安归来,本王可以支付双倍的赎金!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呃……”老六闹了个大红脸,咳嗽一声道:“本王先上这条船,看望一下弟兄们,你有意见吗?”

将士们日盼夜盼,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轰的一声,楚王殿下忘记身上穿了沉重的甲胄,一个没留神,差点给部下磕一个。

“恁上错船了。旗舰是那一艘。”俞通源追上他小声道。

他们表示收到信的第一时间,就停止了他们所有船员的‘强制劳动’,并对伤病人员进行了救治,但之前死掉的几十个就只能归还尸骸了。

“殿下,恁就不用去了吧。”俞通源赶忙跟上劝道:“枪炮无眼啊,而且海战比步战还凶险!殿下万金之躯,岂能以身犯险?!”

朱桢回信表示同意。

为了保密,也为了保护昂贵的大炮,宝船厂的木匠们还为每门大炮都打造了套匣。此时一具具火炮静静卧在木匣中,任谁也猜不出里面装的是什么。

“没,没有。”俞通源赶紧摇头道:“属下陪殿下视察。”

海寇收到信什么反应不知道,反正先把俞通源、廖定国那帮人惊呆了。他们行伍半生,自觉早就看透了军中那点事儿。都说主帅要爱兵如子,可哪个又真把手下性命当回事儿呢?

一个个感动的稀里哗啦,私底下都说当初走投无路,无奈投靠了个小孩子。没想到父兄在天之灵保佑,居然让他们遭逢明主。遂暗暗下定决定,不管营救是否成功,这辈子就跟着殿下走了。

一来二去,便多争取到了一个月的时间。所有人夜以继日、紧赶慢赶,终于赶在中秋节之前完成了出征全部准备。

“他们确实没几门炮,可总得防个万一啊。”俞通源苦劝道。

同时朱桢又提出五百万贯铜钱过于沉重,用牛车至少要拉七百车,所以建议改用黄金支付。

因为一是要保密,二是仓促间搞不到足够的炮弹和火药,只能节省着留到战场上用。所以炮手们都是靠干比划,模拟训练,无声打炮。

所以上上下下,难免信心不足,若不是为了营救同袍,将士们甚至可能会拒绝开拔的。

朱桢扶正了头上的燕翅金盔,咳嗽一声问道:“都准备好了吗?”

但这难不倒楚王殿下,殿下是有操作的。

~~

之前,他们收到了海寇们的来信,要求一个月内支付巨额赎金,否则就要一天杀一个人。

“好在,两门炮同时开的时候还在少数。”廖定国讪讪道:“真要有那种时候,就让水手过来帮忙搬炮弹就是了。”

来都来了,朱桢又视察了他的信心源泉——他耗费巨资安装的那些青铜炮。

但一个月的时间显然太紧,刨除赶路的时间,根本来不及对宝船厂的十条战船进行保养维修,入列海试了,更别说还要铸炮安装,训练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