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胡相进馆(1 / 2)

父可敌国 三戒大师 1160 字 3个月前

第435章 胡相进馆

“胡相,胡相……”一个太监的声音,将胡惟庸唤回神来。

“哦。季公公有何吩咐?”胡惟庸回过神来才发现,朝会已经结束了。原来汪广洋说的没错,朝会真的可以摸鱼。

“殿下请胡相留一下。”季公公轻声道。

“好。”胡惟庸定定神,待群臣都退下后,才拱手问道:“殿下,留老臣有何指示?”

“胡相脸色不太好看。”太子从宝座上站起来,温声问道:“是不是太累了?”

“我们本来就不会动,他爱盯盯去呗。”吴忠满不在乎笑道。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但其重要性远高于后世。宋元在此设有天赐盐场,规模仅次于长芦盐场。因其地处长江口,又是重要的航运节点,故而元朝在此设有崇明州,隶属于扬州路。

~~

胡相入馆当天,燕王殿下便以太子特使的身份,在江东门码头登船,前往崇明岛的备倭水师视察……

“那叔父觉得他是来干啥的?”吴高问道。

“殿下放心,老臣会交代好的。”胡惟庸恭声道。

“就是,最多大眼瞪小眼,有啥了不起?”吴高也笑道。

“那上头不说了吗,燕王只带了自己的护卫,没有多余的兵力。凑巧了吧,五百人能干得了啥?”吴高就不信。

“刚刚接到了燕王要来视察的急报,明天一早就到。”吴祯将一张小纸片,递给子侄传阅。

“关系大了……”吴祯苦笑一声,他跟子侄出现这么大的认知偏差,也不能光怪孩子没见识。主要还是他没有把大哥的谋划告诉两人。

“是啊,爹。你不知道老三老四素来势成水火,老三和老六搅在一起,所以老四就没掺和过这些事,应该跟他没关系。”吴忠也不信。

“这样啊。”胡惟庸受宠若惊。要知道给前朝修史,绝不只是历史问题,更不只是文学问题,还是很敏感的政治问题。

“凑巧的吧,跟胡相有什么关系?”两人一脸不解。

而且领衔为前朝盖棺定论,对文人来说,实在是莫大的荣誉。所以到本朝,洪武二年时,朱老板想修史,李善长便兴冲冲的等着《元史》总裁官的头衔,落在自己头上。

吴祯犹豫良久,最终还是没有告诉他们。那种诛九族的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不告诉他们才是爱护他们。

要这俩小子知道,楚王殿下行将葬身鱼腹,就不会这样满不在乎了。

但等来等去,却等到了朱元璋委任宋濂、王祎为《元史》总裁官的上谕。这下可把李善长委屈坏了,忍不住去找朱老板说,我也可以修《元史》的。

“是好事儿。”太子笑道:“这不宋师傅他们重修元史,告一段落了吗?但鉴于上回修史太过仓促,成书质量不佳,父皇命我等审慎度之。故而本宫想请胡相去国史馆审查一番,这回务必要保证质量,不然国朝修的《元史》就要成为笑话了。”

“这没什么吧?正常视察而已。”吴忠满不在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