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不凡(1 / 2)

父可敌国 三戒大师 1174 字 3个月前

第590章 不凡

随后的日子,朱桢体验了一名普通国子生员的学业生活。

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好容易逃过了大本堂的早读,却又落进了国子学早读的折磨中。

每天天刚刚擦亮,舍长马君则便立即喊大伙起床。用凉水洗脸刺激精神后,大伙儿便一边收拾床铺,一边大声早读。

其实正式的早读时间还没到,这段属于自选动作。

而且他们号舍还不算特别卷,隔壁号舍还有四更天就爬起来,挑灯读书的。马君则能让他们睡到天亮,已经是很照顾老六哥仨了。

助教就是负责监督生员遵守学规的。具体的教学任务由各科博士负责。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chrome,safari,edge...)

上课时,生员必须对讲官毕恭毕敬,作揖行礼,严肃认真,拱立听讲,如有疑问,举手请教。

那为什么数学在后来非但毫无发展,反而断了传承呢?以至于后来的读书人竟看不懂,宋元时传下来的数学书了呢?

朱桢在他的小本本上,记下了这条疑问。

~~

另外还有书法、音乐、骑射等课程,都有专门的博士教授。如果只是上课的话,还是比较愉快的。

这让朱桢大跌眼镜。他老师刘伯温就是当世最顶尖的数学家。所以他不是不知道我国数学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但他万万没想到,国子学里居然就在认真教授这些东西……

在号舍里晨读到早饭时间,生员们吃过早饭后,便会来到正院的彝伦堂前,举行每日的升堂仪式。

进入教舍时,生员要在门口亲手放牌点闸……就是把自己的竹牌交给助教进行清点,确保学生全部出勤,没有缺席。

然后,所有学官分立堂下两侧,对面互相行礼。

各班都设有勘合簿,其实就是考勤册,每到一天,讲官在其姓名下画红圈一个;如未到,画黑圈一个。无故缺勤,必遭痛决。黑圈积累到十个,开除……

课程丰富程度,完全超乎想象。

按照学规第三条,‘凡坐堂生员务要礼貌端严,恭勤诵读,隆师亲友,讲明道义,互相劝勉为善。不许燕安怠惰、脱巾解衣、喧哗嬉笑,往来别班、谈论是非,违者痛决……’

可一加上作业和考核,压力就来了。

来都来了,总不能空着手回去吧?

礼毕之后,国子监六堂生员一齐向堂上堂下的学官行礼,祭酒或司业若有事,便在此时训话,若无事,便由助教带回各自教舍。

此外每天还要做算术题十道。这些都得当日完成,当面交助教批阅,字有不端不周,题有错误,都要被罚写多遍。

真是规矩完善到,连老六都挑不出毛病的地步。

第一种是背书,一般每三天检查一次,每次须背诵法条一百字、本经一百字、四书一百字。跟在大本堂一样,不但要熟记文词,还要通晓义理。如背诵讲解全不通者,要被老师打十板。

听马君则说,后面还会再学《周髀算经》,《海岛算经》之类,高年级的学长甚至要熟练掌握高次方程组的‘天元术’。

这显然是朱元璋倡导的结果。不然刘琏和朱桢在江西造黄册时,根本就没有可用的人手,去计算那些不规则的田亩面积。

然后每月月底还有一次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到时能不能顺利升班。而且若是考得太差,提前就会被扫地出门……

要是还没上几天学,就被扫地出门,那可太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