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海禁与倭寇(2 / 2)

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1106 字 4个月前

郑和每次下西洋,一般都是两三年才能回来,因为他们走的很远,但其实船队只要抵达南洋,同样也可以换来巨额的财富,以船队的速度,去南洋就快捷多了,完全可以一年一次,甚至是一年多次。

想到每次商船去南洋的巨额收益,再想想刚才自己还在为重建三大殿的事发愁,这让朱棣也不禁露出心动的神色。

朱瞻壑一直观察着朱棣的神情变化,这时看到朱棣心动,当即再次开口道:“皇爷爷,郑内宫他们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才好不容易探索出各种航线,如果弃之不用,也太可惜了。”

“的确有点可惜。”

只见朱棣听后竟然赞同的点了点头,这下让徐景昌等人也全都露出狂喜之色。

“皇爷爷,既然您也觉得可惜,那不如就将这些利用起来,就算每年派一支船队去南洋交易一趟,最少也有几百万贯的收益啊!”

朱瞻壑趁热打铁,再次劝说道。

听见朱棣听后,似乎十分心动的考虑了片刻。

就在朱瞻壑他们以为朱棣要答应时,却忽然只见朱棣神情凝重的抬起头道:“可是伱们想过没有,若是任由你们组织船队出海,海禁迟早会形同虚设,到时倭寇肯定会更加活跃,沿海的百姓更会深受其害!”

朱棣的一番话,就像是一盆冷水一般,一下子将浇灭了殿中众人的热情。

朱瞻壑同样心中一沉,海禁的初衷就是针对倭寇,大明的海岸线太长,再加上倭国内部的混乱,导致无数破产的下层武士冒险出海,于是大明的东南沿海一带倭寇四起。

海禁的施行,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倭寇的危害,毕竟大明的民间不许下海,甚至连海岸边都没有百姓居住,倭寇自然也抢不到东西,这也导致倭寇的规模也减小了许多。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海禁的确有效控制了倭寇的规模,但这就相当于菜地里有虫子,然后菜农一把火烧了菜地,虫子死了,菜也死了,完全是得不偿失。

“倭寇之乱,我大明沿海深受其害,现在除了海禁,也没有什么其它的办法,所以你们出海贸易之事,还是有些欠妥!”

最后朱棣一挥手道。

看到朱棣拒绝,这下所有人都着急了,于是一个个都看向朱瞻壑,希望他能力挽狂澜,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来。

但朱瞻壑这时却满脸的苦笑,他又不是神仙,倭寇闹了这么多年,连朱元璋都拿他们没办法,更别说他了。

至于之前他说的以海贸壮大水师,更非一两天就能见到效果,所以朱棣肯定不会采纳。

倭寇之所以难消灭,不是打不过他们,而是根本找不到。

官兵清剿时,倭寇躲起来,大海茫茫无际,想找都没地方找,而等到官兵一走,倭寇才会四处劫掠,简直就像是一群围着你转,却无论如何也打不着的苍蝇,生生能把人恶心死。

看到朱瞻壑也沉默不语,徐景昌等人也都露出失望之色。

其实朱棣这时也在看着朱瞻壑,希望他真的能有什么惊人之语,能够帮他解决倭寇的问题。

然而朱瞻壑却一直没有开口,这让朱棣也有些失望,于是最后挥手道:“好了,出海的事你们就不要再提了,都退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