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天津开海(上)(1 / 2)

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1108 字 4个月前

第382章 天津开海(上)

按理说九州被朱瞻壑拿下,成为大明的日本行省,倭寇之乱也算是彻底平息了,只要九州还在大明手中,倭人就不可能再南下。

当初朱瞻壑从日本行省回到大明,也第一时间找到朱棣,表明自己希望可以废除海禁的想法。

不过对于这件事,朱棣却显得十分谨慎,说要考虑一下,结果一等这么多天,朱棣还没有任何回应。

其实朱瞻壑知道,像海禁这种影响巨大的国策,哪怕它是错误的,但一旦实行起来,肯定会因此形成巨大的惯性,甚至衍生出一条巨大的利益链。

其实不光是大明,就算是在后世,有不少被人痛骂的政策,甚至犯了众怒,可就是无法废除,就是因为它们关系到太多人的利益。

海禁也是如此,比如海禁取消后,沿海设立的那么多卫所怎么办?之前迁到内地的百姓,要不要还迁回去?各大封禁的海港,又该如何解禁?

可以说上面的每一条,都涉及到无数人的利益,一个搞不好,就可能引发地方上的动荡,所以想要废除海禁,绝不是一道圣旨就能解决的。

但废除海禁的事,已经不能再等下去了,因此朱瞻壑送走了张忠他们之后,也立刻回到京城,然后再次入宫面见朱棣。

“皇爷爷,日本行省已经安定下来,日后再无倭寇南下作乱,如此一来,海禁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也是时候废除了!”

朱瞻壑见到朱棣,十分直接的开口道。

“我就知道你小子会忍不住。”

没想到朱棣闻言却是哈哈一笑,随后这才再次道。

“放心吧,朕已经和内阁商议过了,海禁的确是时候废除了,但却不能一下子废除,毕竟这件事关系到整个沿海地区的稳定,因此要循序渐进。”

“皇爷爷英明,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循序渐进?”

朱瞻壑闻言眼睛一亮,当即追问道。

看来朱棣当初也听进了自己的话,只是海禁关系到利益太大,所以他才等了这么久都没有动静。

“我准备先解禁一个港口,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再解禁其它的港口,这样一点点的过渡,如果出什么问题,也能及时补救。”

朱棣解释道。

其实在解除海禁这件事上,之前内阁也发生了分歧,虽然倭寇没有了,但海禁实行了这么多年,早就形成了牢固的利益链,如果打破海禁,就必须面临地方上的动荡。

所以有些人觉得,与其冒险打破海禁,不如保持原状。

但也有人觉得海禁本就是为了防止倭寇而立,现在倭寇没了,海禁的基础也没有了,再维持海禁根本就是劳民伤财,因此还不如早点废除。

面对内阁的争吵,最后还是朱棣拍板,先放开一个港口试试,也算是折中的办法。

“皇爷爷英明,您打算放开哪个港口?我觉得苏州就不错。”

朱瞻壑立刻建议道,苏州是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运的起点,而且还是长江的出海口,苏州的刘家港更是有着“天下第一港”的称号,因此如果放开苏州港,肯定能产生更大的影响。

“苏州的确不错,若没有迁都时,放开苏州肯定是首选,但现在距离有点远,政令传达不便,所以我觉得还是先放开天津港吧。”

朱棣却摇了摇头,选择了北京旁边的天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