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全面开海(2 / 2)

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1083 字 4个月前

在这个信息中心之中,每天都有无数桩生意达成,天津港的货物进出,速度也再次加快,一天十二个时辰,码头上都有无数的苦力装卸货物。

不要小看苦力这个行业,虽然伤身体,但一个壮年男人干上几年,完全可以攒下钱买几亩良田,从而有资产娶妻生子。

天津海关的巨大成功,也终于让朱棣和内阁打消了心中的顾虑,再加上其它的各个港口都在不停的上书,希望能够早点开海。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苏州港紧随其后,成为第二个开海的港口。

朱瞻壑也把自己的副手,也就是那位刘提举派到苏州,主持海关的建立事宜,其实也就是照着天津海关的样子,直接在苏州复制一遍就行了。

对于苏州被选为第二个开海的港口,广州、宁波和泉州三个最有名的港口,纷纷表达了不满,毕竟在海禁之前,这三个港口才是大明最为繁华的港口,特别是泉州,繁华程度甚至超过了广州。

但很可惜,这么多年的海禁,对三大海港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打击,港口的船只不能出海,只能睁睁的看着船只在港口腐朽,甚至连港口的一些设施,也因年久失修无法使用。

相比之下,苏州港却因为是下西洋的起点,再加上海运也是从这里启航,因此苏州港后来者居上,早就超过三大海港,成为大明第一港。

苏州港的位置也极其重要,不但位于长江的出海口,更位于大明海岸线的中心位置,可以说即能沟通海运和河运,又能沟通南北,属于大明沿海的交通枢纽。

如果以前没有迁都,苏州肯定第一个开海,根本轮不到天津,因此第二个开海的名额,其它海港根本没资格和它争。

当苏州海关建立起来后,苏州港也正式开海,相比于天津开海,苏州开海造成的动静更大。

毕竟苏州背靠着大明最为繁华富庶之地,商业也十分的繁荣发达,再加上苏州开海后,就能与天津形成互动,一南一北互通有无,使得大明的沿海经济,一下子被盘活了。

从天津到苏州的这段海岸线上,每天都有无数的船只往来,南北的各色特产和货物,也通过这条航线快速运输,大明内部的经济循环,也因此加快了几分。

而随着苏州的开海,南方沿海的一些港口,也终于坐不住了,哪怕朝廷还没有允许这些港口出海,但民间已经有人打破禁令,开始悄悄出海,来往于苏州或天津。

对于这些人,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所有人都知道,海禁被彻底废除只是时间问题,只要这些走私的人在港口正常交易,也没有人去找他们的麻烦。

苏州开海之后,起到的效果十分惊人,别的不说,光是海关的税收,就让掌管户部的夏元吉大感震撼,随后他就跑去武英殿,请求朱棣加快开海的步伐。

于是就在几个月后,泉州、广州、宁波等港口,也先后设立了海关,然后正式开海,从这一刻起,各地的商船也纷纷出海,大明的沿海,终于开始恢复,虽然还没有达到海禁前的盛况,但也相去不远。

朱瞻壑坐镇天津,一直关注着各个港口开海的情况,当看到各个港口开海后,情况都在稳步的好转之中,这让他也终于松了口气。

然而就在这天,朱瞻壑忽然接到一个糟糕的消息:倭寇再次出现,并且突袭了宁波附近的一个港口,造成上百人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