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团聚(2 / 2)

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1114 字 5个月前

张忠这时也向朱瞻壑讨要道,在船上的日子实在无聊,如果能有一堆报纸,倒是能帮他消磨不少的时间。

“没问题,我准备了好多套,到时伱都回去,给我爹和杨长史他们都送一套,也好了解一下大明这边的情况。”

朱瞻壑当即点头道。

“对了,我爹那边怎么样,南天竺那边稳定了吗?”

朱瞻壑忽然又想到天竺的情况,于是向张忠再次问道。

上次唐赛儿率领船队回来的时候,告诉他朱高煦统一了天竺之后,南天竺那边却不太稳定,最南边的泰米尔人一直在闹事,所以朱瞻壑对这件事也十分关注。

“放心吧,王爷派常威领兵前去镇压,敢于闹事的泰米尔人,已经被彻底清除了!”

张忠微微一笑说道。

天竺那块地方,几乎是一马平川,特别是从北向南攻打时,几乎没有什么天险可守,而当地的天竺人又十分落后,因此大明的军队到了那里,简直就是神兵天降,还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那就好,现在咱们的移民在天竺多了,可以鼓励他们多加生育,另外还有教育也要跟上,别到了海外,就忘了自己华夏子孙的身份。”

朱瞻壑微微点头,随后又说出自己的看法。

汉人到了天竺,在人口上属于劣势,如果不保存自己民族的文化,说不定多年之后,汉人反而会被当地的土人同化。

天竺那种地方的文化,简直就是一团糟粕,朱瞻壑可不想自己的子孙失去汉人的文化认同,而变成天竺土人那种模样。

“你倒是和杨长史想到一块去了,他已经将移民中识字的人挑选出来,然后又印刷了大量的书籍,编纂成教材后,组建学校开始让移民的孩子读书写字。”

张忠再次介绍道。

移民大都是集中居住,因此孩子也可以集中起来学习,而且杨士奇已经下令,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必须强制入学,十二岁以上的孩子自愿,毕竟在这个时代,十二岁的孩子已经算是半个劳力了。

“杨长史果然目光长远,咱们的人少,想要从中挑选出人才,就必须大力加强教育,只有读书的人多了,才能出现更多的人才!”

朱瞻壑赞叹道,杨士奇不愧是历史上的三杨之首,自己当初真选对人了。

张忠介绍了许多关于天竺的情况,朱瞻壑也听得十分认真,朱瞻圻时不时也插几句嘴,毕竟他在天竺也呆了很长时间。

最后朱瞻壑又向朱瞻圻问道:“瞻圻你最近在海外都去了呢?”

“我去的地方可太多了,离开天竺后,我最先去了大食人的地盘,然后又去了非洲,见到郑内宫送给皇爷爷的麒麟,那时我才知道,原来麒麟在非洲十分常见,甚至就是一种比较大的鹿而已……”

朱瞻圻说起自己在海外的见闻,也是眉飞色舞,他本来还想绕过非洲,去朱瞻壑在地球仪上特别标注出来的欧洲看一看。

但无奈在非洲遇到风暴,不得不返航,又在天竺休整了一段时间后,这才又去了南洋呆了许久,最后遇到张忠才一块回来了。

“对了,南洋那边最近传出一个消息,大哥你肯定很感兴趣!”

朱瞻圻说到南洋时,忽然十分兴奋的再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