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点(2 / 2)

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1089 字 4个月前

“的确遇到点问题……”

朱瞻壑也不瞒着常思宁,当即将报纸的事给她讲了一遍,根本问题还是在于百姓的教育上。

常思宁听完之后,站起来给朱瞻壑倒了杯茶道:“夫君你可知道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吗?”

“什么?”

朱瞻壑闻言也露出好奇的表情,他还是第一次听常思宁主动说自己有缺点。

“夫君你的缺点也是优点,那就是太聪明,有些事情别人解决不了,你却能出乎意料的想出解决的办法,久而久之,夫君你就养成了习惯,觉得这世上好像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倒自己,换句话说,你喜欢走捷径。”

“这……”

朱瞻壑虽然不想承认,但仔细一想,却又觉得有道理,他自认为自己比古人多了几百年的见识,这些见识也的确帮过他很多次,所以这也让他形成了依赖,好像什么事情都觉得自己能够用智慧解决。

“夫君不说话,那就是默认了!”

常思宁看到朱瞻壑发窘的表情,也不禁捂嘴一笑,接着继续道。

“其实夫君你要知道,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有捷径可走,就比如对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和先生一点点的传授给他,不可能今天还大字不识,明天就能写出锦绣文章了。”

常思宁的一番话,一下子把朱瞻壑给点醒了,事情还真是如此,有些事情走不了捷径,那自己就只能老老实实的一步步走下去。

百姓的文盲率太高,那就老老实实的推广教育,不但是对孩童的教育,成年人也要进行必要的教育,至少会写自己的名字,甚至是掌握一些常用字。

推广教育这种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就看朱瞻壑愿不愿意去做了。

比如后世的新中国刚建立时,全国绝大部分人都是文盲,但经过国家的大力推广,组织脱盲教育,在那种一穷二白的时代,竟然很快让识字率大幅度提升。

后世可以做到,朱瞻壑觉得自己也能做到,更何况他们大汉只有几十万汉人,相比后世建国时四五亿人,简直不要太轻松。

想明白了这一点,朱瞻壑也大为赞叹的道:“思宁你说的对,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我不能好高骛远,明天我就找杨尚书他们商量一下,到时成立一个教育司,争取早日让全国的百姓都能认识字!”

看到朱瞻壑想通了,常思宁也不禁微微一笑,随后又拉着他聊了一些家事,这也能让朱瞻壑从繁忙的公务中暂时放松一下,不至于整天都紧绷着。

感受到妻子的用意,朱瞻壑也心中一暖,人都说娶妻娶贤,常思宁不但长的漂亮,更难得的是聪慧贤淑,家中的事情她都能打理的井井有条,连孙若微都对她心服口服,这也让朱瞻壑少操了许多的心,遇到难事她也能帮自己出出主意,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第二天一早,朱瞻壑来到詹事府,朱高煦不在,所以早朝都是杨士奇等人前来詹事府议事,而且朱瞻壑体谅大臣,也不用每天早朝,每隔五天才会举行一次早朝,其它时候有事情了他们可以随时求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