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第688章 交趾叛乱与内书堂(2 / 2)

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1625 字 4个月前

“陛下息怒,杨尚书只是着急于交趾的乱局,因此才口不择言,还请陛下不要怪罪!”

杨士奇这时急忙站出来打圆场道,其它的内阁大臣也都纷纷出面劝说,杨荣知道自己不能和朱瞻基硬顶,于是也认了错,这才让朱瞻基消了火。

“朕意已决,命王通率兵镇压交趾的叛乱,同时派人通知黄福,乱世用重典,日后对交趾人要严加看管,防止再有叛乱发生!”

朱瞻基当即下旨道。

在他看来,当初朱高煦敢在交趾用重典,杀了那么多的豪族反而让交趾人平静了这么多年,自己没理由不行,毕竟他可不相信自己不如朱高煦。

面对朱瞻基的一意孤行,夏元吉和杨荣等人虽然心中反对,但这时也不敢说出来。

特别是杨荣,一张脸憋的通红,但却只能死死的掐住自己的大腿,好让自己冷静下来,否则再乱说的话,自己可能连小命都保不住了。

看到无人敢反对,朱瞻基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又宣布道:“太子年岁渐长,也快到开蒙的时候了,平时他身边都是由一群宦官陪着,这些宦官大字不识,只会带坏了太子,因此朕决定在宫中设一座内书堂,派人教授这些宦官读书识字,以便日后更好的陪伴太子!”

朱瞻基上面的话一出口,夏元吉和杨荣等人也全都震惊的抬起头,所有人都是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

片刻之后,杨荣终于第一个忍不住站出来反对道:“陛下万万不可,当初太祖皇帝在世时,曾经在宫中树立“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太宗皇帝在位时,也曾经多次下旨,严禁宫中宦官读书识字,因此让宦官读书之事绝不可为啊!”

宦官不识字,自然也看不懂奏本,也就不能代替皇帝批红,当初朱棣设立内阁时,朱瞻壑就强烈要求,让朱棣下旨禁止宦官识字,朱棣也照办了。

所以现在宫中绝大部分宦官都是文盲,但还是有少量宦官是识字的,比如当初燕王府的宦官,像郑和等人都是跟随朱棣或朱高炽一块读书长大,所以朱瞻基之前才会让身边的宦官帮自己批红。

但他显然觉得身边识字的宦官太少,用起来不顺手,所以才借着儿子的名义,设立内书堂教宦官读书识字,这个口子若是一开,日后宦官得到教育,不但会滋生出更大的野心,也会让他们有能力干预政事。

“陛下,臣以为杨尚书所言极是,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是太宗皇帝亲自下的旨意,绝不可违背祖训啊!”

夏元吉这时也一脸郑重的开口道。

有夏元吉和杨荣带头,其它的内阁大臣也都是纷纷反对,能进入内阁的人都不傻,知道如果让宦官识字,日后他们肯定会掌握更大的权力,甚至达到牵制内阁的目的。

看到所有人都反对,朱瞻基却脸色一冷再次道:“刚才你们谁说的‘此一时彼一时’?以前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的决定,那只是因为当时的形势,现在朕在位,形势已经发生变化,设立内书堂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陛下……”

杨荣还想再说什么,却只见朱瞻基一拍桌子打断道:“好了,皇宫之中的事,还容不得外人插手,朕意已决,你们退下吧!”

面对朱瞻基直接赶人,杨荣气的全身发抖,但却没有办法,最后被夏元吉拉着袖子离开了武英殿。

“夏公,陛下重用宦官,现在更是让宦官识字,长此以往,恐怕会重演宦官乱政之祸啊!”

杨荣刚一离开武英殿,立刻向夏元吉表达不满道。

“这些我当然知道,可陛下的脾气伱也清楚,他决定的事情,咱们无论说什么都没用啊!”

夏元吉说到这里,也不禁在心中再次埋怨起朱瞻壑,要不是他设计的这个破内阁,连半点牵制皇帝的权力都没有,他们又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那现在怎么办,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内书堂成立,让那些阉人重掌大权吗?”

杨荣再次气急的问道。

说实话,杨荣现在对朱瞻基是越来越不满了,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在朝堂上顶撞对方,可哪怕他现在是内阁大臣,官拜工部尚书,却还是拿朱瞻基一点办法都没有。

杨荣和杨士奇交好,两人一直有书信往来,有时候他真想听杨士奇的劝说,干脆把官辞了,带着家人去天竺投奔朱高煦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