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第756章 非议(1 / 2)

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1106 字 4个月前

第756章 非议

天色将晚,一个内侍小心翼翼的来到朱瞻基面前低声道:“陛下,晚膳准备好……”

“滚滚滚……”

没等内侍把话说完,朱瞻基就勃然大怒,一拍桌子骂道。

内侍吓的全身发颤,当即连滚带爬的逃出了大殿,殿中的其它人也都是噤若寒蝉,一个个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交趾的李齐把投降的大明官员送回来,本意是向大明示好,毕竟他已经接受了大明的册封,正式成为大明的藩属,自然也不能再关押着大明的官员。

可对于朱瞻基来说,这些投降的官员送回来,却是赤裸裸的提醒着他的无能,否则交趾也不会丢失。

因此朱瞻基在脑羞成怒之下,甚至想把所有投降的官员全都处死,以此来解心中之恨。

但朱瞻基也知道,投降的官员太多,足有一百五十多人,如果全都杀了,肯定会引起一些官员的不满,太祖皇帝之所以一直受人诟病,就是因为杀的官员太多,朱瞻基可没有朱元璋的胆识和魄力。

再加上杨荣等人也都不赞同全部处死,只建议处死几个官职最高,罪名最大的,所以朱瞻基最后也只好顺水推舟,答应了内阁众人的请求。

不过答应归答应,朱瞻基心里的那口恶气却一直出不来,交趾战败这件事,一直沉甸甸的压在他的心头,毕竟他才刚登基,就把祖父朱棣打下来的一份基业给丢了,哪怕别人不敢说,朱瞻基自己心里也有些愧疚。

另外还有交趾丢失后发生的一些事,比如成山伯王通,竟然带着全家叛逃到大汉,更让朱瞻基感觉脸面丢尽,事后想找人撒气都找不到。

最让朱瞻基恼火的是,大明国内现在已经有些人在背后议论他,说当初朱棣看错了人,所谓的好圣孙根本名不符实,甚至还有人拿他和朱允炆相提并论。

这些背后的议论虽然声音不大,但依然通过锦衣卫之口传到朱瞻基的耳朵中,每当听到这些议论,朱瞻壑都气的咬牙切齿,恨不得把所有非议自己的人全都处死。

也正是考虑到背后的这些议论,朱瞻基才不敢处死所有投降的官员,甚至就算处死几个罪名太大的,恐怕也会被人在背后议论,毕竟许多人都认为,交趾丢失最主要的原因还在朱瞻基这个皇帝身上,和官员的关系不大。

想到上面这些,朱瞻基感觉胸口越发的难受,那口闷气无论如何也吐不出来。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听外面有人高声道:“太后驾道!”

听到母亲张太后来了,朱瞻基也只好站起来迎接。

很快就见一脸雍容的张太后迈步走了进来,见到朱瞻基一脸郁闷的表情,她也叹了口气,当下让其它人退下,这才拉着儿子的手坐到位子上。

“瞻基你这是怎么了,连晚饭也不肯吃,平时又要处理那么多的政务,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可不行!”

张太后轻声对儿子叮嘱道。

对于儿子的身体,张太后一直十分关注,所以朱瞻基不肯吃晚饭的事,也很快被内侍通知了她,她放心不下于是亲自前来探望。

“让母后担心了,但儿臣实在没有胃口!”

朱瞻基挤出一个勉强的笑容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