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马尾造船厂(1 / 2)

第3章 马尾造船厂

赵家府邸,位于福州城外的福山上,占地面积十分广阔,足有方圆三公里,整个山顶都被削平,建成了如今的诺大的赵家庄园——【龙雀山庄】。

福山背靠大海,西临河口盆地,岷江绕山而过,是玉山龙,带水虎的风水格局,地气十分优越。

海拔三千米,山路崎岖难行,怪石嶙峋,树木丛生,和西岳华山(自古华山一条路)类似,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赵家先祖当年灰溜溜的被赶出东京城后,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选出这么一个合适的地方,重建家业,立誓夺回帝业,至今已有三百余年。

虽然有上佳的风水格局相助,但赵平安这一脉却不断的在走下坡路,不知是天灾还是人祸,倒霉事一件接着一件,从王侯到豪强,一步步地走向没落,再也没有往日的荣光。

如今好不容易有点起色,赵平安的父母双亲却突然葬身大海,尸骨无存。

作为一个上位者,就要做到赏罚分明,这样才能使人信服,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心往一处使,为你的事业添砖加瓦。

耀眼的阳光从落地窗洒下,使得书房显得格外明亮。

比如月初,赵平安都会召集各个主事之人,在书斋听取汇报,了解家里产业发展情况,制定计划,查缺补漏,这才使得赵家的产业迅猛发展,一骑绝尘。

说到这儿,福伯眉开眼笑,嘴角上扬,脸上的皱纹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灿烂极了。

抬头望去,黑色的匾额上“三余书斋”四个鎏金大字,充满威严庄重。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先坐下吧,典大哥,不急。”赵平安示意道。

这三年的时间,空有“金手指”而不能用,活人不能被尿憋死。

“这你就不用担心,好好经营酒楼就好,其他的我会处理。”

打开大门,只见一排排整齐的书架矗立在墙角,书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仿佛在诉说着主人丰富的学识和品味。

三余,取自裴松之《三国志注》中的一句话“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晴之余”,寓意是要充分利用一切空余的时间,努力读书,切莫荒废了光阴。

赵平安摆摆手辩解道,他还真不屑于冒用他人的作品,当初这本书出现也只是意外,是他平时给青竹、如意解闷逗乐讲的。

“诺”

“有功必赏,王师傅,你做出如此大的贡献,这是你应得的。”赵平安眼神坚定道。

“这本书真的不是我创作的,是曹先生的。”

“嗯,不错。这个月,李掌柜可以拿十分之一利润,也就是九千两的俸禄了,好好干!”赵平安鼓励道。

“上个月八家酒楼一共盈利白银九万两。”李掌柜拨弄着算盘喜悦的说道。

“好的,少爷,我会安排下去的。”福伯应声道。

赵平安缓缓地坐在书桌后的太师椅上,头枕着托首,双手自然而然的放在扶手上,激动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整个人显得慵懒而又宁静。

《贵耳集》书中提到:“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自来只有栲栳样,宰执侍从皆用之。因秦师垣宰国忌所,偃仰,片时坠巾。京伊吴渊奉承时相,出意撰制荷叶托首四十柄,载赴国忌所,遗匠者顷刻添上。凡宰执侍从皆用之。遂号太师样。”

整整三年的筚路蓝缕,王师傅付出了偌大的心血,从无到有的建立马尾造船厂,以至于整个人在黑色长袍下显得十分消瘦,还不到四十岁的年纪,两鬓就已斑白。

“少爷,历经三年时光,设备从无到有,从缺到全,从简陋到优良,我们建立附属的帆篷、铸铁、绳索加工场,木材、桐漆、麻类的堆放仓库,以及专门开辟为种植油桐、漆树的园地。”王师傅紧紧的绷着脸,拿着手中的记录簿一一汇报。

咚、咚、咚……

秦朝的黄石公也有言: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