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明移民到澳洲的移民中,除了大部分的农民之外,还有少部分的落魄文人,这些穷酸文人,要不是屡次不中就是八股文写的不咋的,当然也有少部分因为厌如今的官场,所以放弃了考试,但是大多数的人其实还是因为八股文制度,被拒绝在官场之外。
有钱的可以捐个科,或者送点礼,没钱的就只能干瞪着眼,对于穷人来说想要翻身只有读书,但读书这条路子走不通的时候,他们也就能只能另外想办法了。
来到澳洲对于他们来说其实还是为了一口饭吃,毕竟在大明受到的灾害情况下,他们这些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要想活下去难度可想而知了,这个时候有人提供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自然不会放弃。
当你饿着肚子的时候,脑海里哪还有什么君子不食嗟来之食这样的想法,只想着填饱肚子,在说他们不愿这么做,但家里人总要吃饭吧。
到了澳洲之后,澳洲国朝对于他们这些有文化知识的读书人相当重视,将他们召集到了一起,问他们都有哪些想法,想要从事什么工作。
这个问话不过是一个意向调查,政府也不可能直接听他们的,想要进入哪个单位工作就进入。
大多数人谦虚的表示一切都听从国朝安排就行,其他的没有什么想法。
但其实都知道,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要是能做官自然是好的,不能做官就找个比较轻松的活,毕竟读书人力气小,也做不了什么这到是真的。
为移民局和民政局经过商量决定,将这些人送入学校进行学习,先把简化字和普通话学会了,学好了之后等着分配工作吧。
这些读书人最适合做啥,做这个文字记录秘书,或者教师什么的最合适,教教启蒙文字还是行的,至于他们的那些迂腐思想可是万万不能让其交给孩子们的。
孩子是澳洲的未来,将来的接班人,如果澳洲未来的文化与大明一样,不是传承自穿越众,那只会是另外一个大明。
书生中也不乏有些开明的,知道自己的能力,有些对技术感兴趣的则被邀请到了工厂由专人带着,对技术进行研究,至于有些对当官有兴趣的,这类人要是真的有实力也不是不可以用,对于穿越众来说,有能力的不管是穿越众还是新移民都可以用。
随着澳洲开建的乡镇越来越多,这些地方所需要的官员也自然需要很多,镇长级别一类的肯定被穿越众内部的人员消化掉了,至于村长乡长一类的还是有很多职位的,毕竟这些地方的条件相对来说比较艰苦,基础设施也不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