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将领,大多都学习过这些战例,有的也亲身经历过。
确实,巷战的死亡率几乎要占到一场战役的一半多。因为你不知道敌人在什么地方,不知道敌人会什么时候给你一枪。
他们躲在城市建筑的各处,像是幽灵一样,冷不丁就会给你一枪。
而且在这些密集的建筑下,坦克和飞机甚至火炮部队也不能发挥其优势。
华兴军武器远远处于领先的状态,但是想彻底占据这片地方,光是巷战这一条,就够华兴军费劲了。
好在美国政府现在并没有意识到这个优势,排兵布阵还是习惯于在野外打阵地战,城市的巷战只是作为最后的防御之策。
但是不排除他们在战争中不断学习,若是他们真的重视起巷战。华兴军要想一城一池的血拼,付出的伤亡代价是不可想象的。
将领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有的主张按照常规套路打法,把城市化成一片片分区,然后逐个进行清剿。
有的主张封锁城市,重点打击他们的物资和弹药储备库,将他们困死在城里。
有的主张心理战,同样是封锁城池,然后派谈判代表劝降。只要他们愿意放弃抵抗,便可以饶他们不死。
这种战法也包括在一种大战略中,那就是在美国扶持傀儡政府,这样便能减少太多的抵抗。
国防部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吴旭明和这里的很多将领都参加过。
对美之战的大战略,国防部也有两种意见。
一种是以杀戮之策震慑所有白人和黑人,将他们清剿的清剿,驱赶的驱赶,最终完全占据这片地盘。
一种是扶持傀儡政府,让这个傀儡政府自发的带着残余势力或北上,或南下。
这两种战略都建立在黑人和白人乱斗之后,基本上预计美国的人口会下降三分之一。
乔志清最后给了意见,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只是让将领们随着战争的发展综合使用。
战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次国防部制定的大战略,乔志清都会让将领们在前线融汇变通。
在这种大的战略下,对华盛顿的战术分歧也就可想而知。
吴旭明最终拍板决定,也不是以一种战略为主。这些意见在战斗中都会用到,眼下还是全力打好外围的战斗,看以后的形势发展再定。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绝对不能坚持传统战法,以士兵的生命夺取这座城市。
最多也就是浪费几发炮弹,把华盛顿给炸平了。炮弹没有了还可以再造,但是士兵死了可就再也活不来了。
这也是乔志清一直告诫将领的一句话,战争打的无非都是钱财。
钱财可以想办法挣,但是士兵有一个算一个,手心手背都是肉。死伤一个,一个家庭都跟着难受。
乔志清虽然是皇帝,但也是他们的父亲。有哪个父亲希望他们的孩子在战场上死亡,他宁可多花点钱也不愿意让士兵拿命去拼。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大的前提下。在局部的战争里,贪生怕死并不是华兴军的作风,并不能依次作为怯战的借口。
...手机用户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