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荆抵达宛城的时候,宛城正在下雪。三十个楚军师、十二个新编师,加上八万赵军的前军,近三十万大军集结在白水东岸,这不免让他想起了去年夏天。
去年夏天楚军也是驻扎于此,接受诸国的朝贺后,他率军攻入关中,拔下咸阳。短短一年多过去,十万楚军变成了三十多万。
“李信何在?”进入中军大幕他的第一句就是问李信,他等不及。
“禀大王,李信尚在澧水之北。”庄无地比熊荆先到。
“与此前无二,李信全军在澧水之北等候架桥。”斗于雉到的比庄无地还早。他是左将军,率领八万赵军的司马尚是右将军。“河流未封,李信惧我军相决,不敢冒进。”
“秦人胆怯耳!”司马尚抚须笑起。他一笑,帐中楚赵两军将率也都笑,潘无命嚷道:“臣以为李信必不敢入方城,一入方城,再难亡走,请大王准臣率军再逐秦人!”
敌军不敢与自己决战,这是很提升士气的事情。司马尚之言得到诸将的畅快响应,熊荆也笑了,他道:“我军集结未完,还不是追逐之时。李信入方城最善,不入方城我军集结完毕便再逐之。汝水上游若未冰封,大军可直趋函谷关。”
方城也是地理南北的分界线,方城之外是北,方城以内是南。方城东北角的哑口被人称之为风口。常年大风,夏日也还有冰雹,冬日则多霜冻。每当方城外河流结冰,方城内总要缓上十多天乃至半个月。汇入淮水的汝水上游就在襄城城南,如果此水不结冰,秦魏交界处也及时清除了淤塞,大军确实可以一直追到函谷关外。
士气本就高昂,听闻要将秦军逐入函谷关,将率们眼睛全都发光,他们随即高喊起了万岁,一些人还说要驻军洛阳。司马、谋士在一侧很尴尬,如果汝水上游可以输运粮草,大军是可以把李信赶进函谷关,然而作战司并未确定楚军要把李信赶到那里,更没有说决定拔下洛阳。
楚军能不能拔下洛阳涉及到粮草能不能输运至洛阳,驻守洛阳那是绝不可能的。方城楚军本来就要与商於楚军、汉中楚军互相配合。秦军如果大举从商於攻入楚境,方城守军要迅速支援商於,方城守军如果前出驻守洛阳,这就很难支援了。驱逐李信四十万秦军,更多的是一次进攻性的追击,事后大军要返回宛城。
大王一句话就让幕府内兴高采烈,司马、谋士不敢说话,他们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显露出反对。好在熊荆没有忘记楚军的作战意图:“本次逐李信入函谷关即可,王翦欲攻齐国,不可使其得逞。”
“大王,齐人不救也罢。”提起齐国诸将便是鄙夷。从齐国回来全军上下都在痛骂齐人,要知道以前喝多了酒水,第一个骂的可是秦国。
“寡人已言不救齐便不救齐。”熊荆很严肃说道。“寡人只忧心秦人于齐国击我。不救齐,但要击秦,拒秦人于穆陵关外。你等难道愿意秦人在穆陵关关外?”
熊荆问得诸将无言以对。大家都不喜欢齐国,可不管喜欢与否,现实就是齐国一亡,东线就不安宁。好不容易聚起的三十万大军,估计有十万要去防守东线。而如果齐国不亡,穆陵关几乎可以不守。
“今冬淮水不封,击秦之事另议。”熊荆道。“李信此时正在方城之外,我军当镇静以待,集结兵力。李信入方城,最善,李信不入方城,逐之。”
“臣敬受命!”大帐里一片喊声。
召集将率入幕府只是通报战略意图,尤其是要告之全军除了驱逐李信,还要做好前往东线击秦的准备。救齐、击秦,本质上是一样的,但不这么说将率无法动员。最少从名称上,救齐是去救人,是利他;击秦呢,完全与齐人无关,这是楚国自己拒敌于国门之外,是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