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弘治皇帝修便殿,内监里还养着大帮人呢。再分一点工程给基建商行。很快就把殿宇建起来。
大明京师的舆论风暴一直就没停过。隔一段时间就是一个热点。皇帝修宫殿也就科道言官、庙堂诸公劝谏。并没有在报纸上引起什么风浪。
毕竟,殿宇就在乾清宫的西边。只要来乾清宫面圣,大半的官员都能知道那边在干什么。
但弘治皇帝虚心接受,坚决不改,他们能奈何?
直到今日,大臣们一个个的进入养心殿中,这才发现殿宇已经修建完成。
宽敞的殿宇中,正殿是7间开,进深3间,布局与宫中传统的殿宇略有不同。类似于一个大的客厅。
弘治皇帝的御座依旧是坐北朝南,居于上首。左右两侧就是一把把的官帽椅。这是给十几名朝堂重臣们坐的。椅子面前是一条长长的条桌。
后面再又是一排排的木椅。这是给列席会议的人员坐的。还有就是天子近臣们坐的。譬如司礼太监们。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也可以来混个列席资格。
群臣先后到来,不断的入座。
座次按照文左武右的原则,各自按照大朝时的顺序,根部不会出错。
张昭坐在武臣班次的第三位。今天其实也就四个武臣。英国公张懋、成国公朱辅,武安侯郑英,再加他。
文臣那边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个辅臣已经坐下。吏部尚书马文升、户部尚书侣钟、礼部尚书张升、兵部尚书刘大夏等人依次到来。
翰林院那边的“储相”们。翰林院掌院学士吴宽,翰林学士:王鏊、杨廷和、梁储、王华依次而坐。
张昭眼角余光扫过去看一眼,大明朝的储相阵容确实豪华啊!吴宽年纪已老,除王华之外,其余三人都会入阁。其中还有一个大猛人:杨兄。
也就是王华为人“老实”,被刘瑾给贬黜到南京,否则以他的资历,在谢迁之后,内阁中应该会有他一席之地。他毕竟是教授过正德皇帝啊!
…
三声净鞭响后,弘治皇帝在太监们的簇拥下进来。朝臣全部都站起来相迎,待弘治皇帝落座之后,由首辅刘健带领着文武大臣,躬身行礼,齐声道:“臣等参见陛下。”
弘治皇帝穿着红色的龙袍,抬手道:“诸卿免礼。诸卿中老臣不少,议事时间过长,难免久乏。朕和诸卿今日坐议国事,且先试行之。”说着,对首辅刘健道:“刘先生,开始吧。”
皇帝主持会议,维持议事流程的当然是首辅的活儿。要商议那些事,这是早就发下去的。
随着印刷机的出现,印刷十几份会议通知并非什么难事。很快就能印刷好。
而决定哪些事上会,这是阁臣和弘治皇帝确定的。
首辅刘健七十岁许,起身回话,“陛下体恤老臣等,实乃仁君。臣等铭感五内。”
弘治皇帝高居于御座上,微微一笑,温声道:“刘先生,坐下来说话。”
刘健坐下来,拿起会议通知扫一眼,道:“第一件事是发行弘治银元。并以银元赎买金矿、银矿。也因此要修订当前管理矿山的办法。诸位有何高见?”
关于银元的发行,朝堂重臣基本都有共识。这可以提高国库收入。这就是所谓铸币税。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银元通行。
侣钟道:“大明皇家银行发行的银元我等都见过,确实铸造的非常精美。但铸币权如何能放在个人手中?本官建议铸币权归户部所有。”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