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数日,三位元婴大修士应邀莅临各处,继续考察烟波国一带世俗国度和修仙界。
他们在此见识到了李柃以各方岛屿世俗民众建立起来的焚香习俗和节庆祭典。
这种东西,稍作修改,就是玄天信仰。
以修仙坊市为根本建立起来的镇守使体系,同样可以非常方便就转化成为天神地祇的遴选机制。
至于修仙坊市,各路豪强,毫无疑问是秉持四海商会优良传统,以金钱开道,安靖修仙界所用。
由此以降,道天地人,层层相关,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极富层次的稳定结构。
它包含着从资粮到人才,再到民心所向的深入掌控,已然具备天地法统的治理根基。
因为海外之地人口远比玄洲要少的缘故,这方面的成就看起来反倒要比大乾还要更胜一筹。
不过,这种体系也并非全无缺陷。
其一,积香宗并无实际的法统制权,李柃实际上是大海上的客人,而非地主。
他在此扎根还不够深,发展的年头也不够久远。
尤其新得的西海烟波国,堪称金钱殖民之典范,离不开西海当地豪强的支持。
这基于李柃自身的个人魅力和高超手腕,而非积香宗真的在这里拥有了深厚根基。
都说大能高手纵横无敌,一人之力横压西海,但西海岂会没有元婴高手,金源岛又岂会没有其他前辈高人?
下面的人,当真就不晓得阳奉阴违,敷衍了事?
不听话就杀?那是魔道行径。
而且,就算杀得人头滚滚,也只能解决人和人带来的问题,不能解决缺人的问题。
其二是北海也好,西海也罢,能够容纳凡民繁衍生息的宜居之地就那么些,总体数量实在有限。
算起总人口,各自数十亿,四海加起来能够达到二三百亿,或可超过玄洲,但想要和十洲相比,仍然力有未逮。
广袤的大海是天然屏障,隔绝了凡民甚至低阶修士之间的相互往来,注定了要以地方豪强的统治为根基,不可能建立起如同大乾那样的大一统皇朝。
若非如此,以积香宗拯救烟波国的机遇为切入点,都可以直接扶植起一个皇朝,左右人间王侯和朝代更替了。
但在大海上,就是做不到。
不但李柃做不到,统治了大海更久的四海商会同样做不到,不得不以各方分舵,堂口,坊市分权于各方豪强,由那些筑基修士,结丹修士去打理,甚至纵容血鲨王那样的豪强横行一时。
其三则是海外固有的一些其他问题,同样是资粮出产分散,注定需要互换有无,这或许也是金钱大道在此萌芽的另一原因。
李柃当然也明白这些症结所在。
他准备利用镇守使体系深耕草莽,一定程度抵消地方豪强的影响,也杜绝血鲨王的产生。
尤其烟波国一带,新立的世家豪强几乎都是心向积香宗的附庸势力。
说实话,这是治标不治本。
昔日之豪强,同样是金钱大道扶植起来的修仙界新贵,和李柃扶持的散修并无本质区别。
但只要李柃还在,那些人负有仰仗强者和大宗的双重依赖,很难翻得起风浪。
他们自会听命于李柃,听命于积香宗。
海外人口和世俗王朝分布的特性,也可通过结合地方实际的治理方式来解决。
不能成立皇朝,那就降格为普通王朝,通过香道资粮等手段深耕细作。
茹若把世俗当做田地,百姓比作庄稼,肥沃的平原,如玄洲者固然有其优势,但是丘陵众多者,未尝不可发展成为鱼米之乡。
尤其李柃掌控的还是有益于此的香道,如同上好肥料,天然就占据着不小优势。
金钱当道,商业盛行,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这些年间,大乾局势渐趋稳固,都已经尝试着进行一些海外贸易,等到积香宗成为仙门,坐拥仙山福地,更可借机助天庭影响四海,甚至反过来侵蚀金钱大道,使之成为天庭附庸。
天庭对此期许甚低,保持其不沦为魔道爪牙,都已经满足了。
扶植积香宗在此,完全足以掌控局面。
“李柃,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允你一定自主之权。
你看这样可否,北海全境,北至大乾海岸,南至归墟,东至元洲,祖洲,西至长海,积香宗影响所及之地,皆由你等自行掌管。
在此天庭不立王朝,不设城隍,大小地祇皆由你等提名请封,通过之后,即可上任。
但相应的,那些地祇管辖之权仍在天庭,你等不可插手其所掌管的阴司事务与天人感应。
西海及其他诸海,包括如今执掌的烟波国和未来治统所在范围之内,也要依循大乾皇朝例,协助天庭设立王朝,建立城隍与地祇体系。”
赤云子如是对李柃道。
如若说那些小世家是一方灵岛的小豪强,那李柃和积香宗就是整个海洋的大豪强,天庭都得作出一定让步。
李柃却不满足,道:“前辈这一下扣得也太厉害了,我要的是全境自主之权,怎么变成只有北海?”
赤云子道:“那你到底想怎样?”
李柃道:“我要全境提名请封之权,至于城隍,除积香宗直接掌管的少数王朝和岛屿,其他地方倒是任由天庭作主,要怎么设立城隍都府都无妨。”
“这样吗?”赤云子陷入了沉思。
听到这里他就已经明白,李柃作出了让步,但又不是完全的让步。
他要借助天庭之力扎稳四海,扩大积香宗的统治范围。
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狐假虎威,威慑金钱大道!
今后香市所及之地,都有城隍执掌阴司,不仅魔道难侵,就连金钱大道都要忌惮几分。
“好吧。”赤云子明知这一点,还是不得不答应。
四海是商会的地盘,天庭和积香宗都要借助彼此之力,那就干脆各退一步吧。
接下来双方又商及更加具体的一些条款,比如巡游,供纳,接引,治理,斩妖除魔,甚至上天听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