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俺乃大唐程处默(1 / 2)

大唐小侯爷 金枪太保 2242 字 2022-03-24

一望无垠的平原上,马蹄声‘轰隆隆’的响着,足足两万多高句丽人,正在向着马砦水方向狂奔着。

为首的那匹马上,高延寿一身甲胄,嘴巴紧紧的抿着,颔下的三缕胡须,因为,奔行的速度,而紧紧贴在下颚。

高延寿不确定,这次大唐派了多少人,前来京观这里,不过,据他猜测几千人,应该是还是有的。

所以,从昨晚开始,到如今已是好几个时辰,想必在几千人的努力下,京观也快被挖到底了,这时候,他们就是在跟这些大唐人抢时间。

高延寿对于大唐,始终都抱有一种警惕心,这些年,他身为北方都督,别的事一样没干,就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时刻关注大唐的动向。

大唐跟高句丽,迟早都会有一战,这是在他看来,避不可免的事情,因为,大唐人绝不容许,在他的卧榻一侧,还有高句丽这样的威胁存在。

而这个日期,将会随着大唐逐步征服北方强邻以后,加快战争的步伐!

高延寿一早,就已经向王室,建议过这件事,要在大唐还没对高句丽,真正开始筹划时,早早的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可惜,他的这个建议,到最后,也是被驳斥了下来,因为,中原王朝刚刚经历了变迭,而高句丽的政权,也是刚刚经历了新旧交替。

这时候,大王的重心都是放在了内政上,根本无暇多顾,其他的地方,而满朝文武当中,也只有渊盖苏文,跟他的想法一样。

可惜,渊盖苏文却是跟他,道不同不相为谋,一个时时刻刻,都想取代大王的权臣,高延寿对这种人,只有远远避开的份儿。

而现在,尽管高延寿心里,对大唐始终抱着,能忍则忍的心态,可既然大唐人,亲自送上门来了,高延寿便认为,绝不能就这样轻轻松松的放过大唐人。

“总得让大唐人,付出点代价不是吗?”高延寿骑在飞驰的马上,目光紧紧盯着,已经在视线中,出现的那条亮银色的河流,在心里冷声说道。

人家直接带兵到了你家,如果你还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那会很容易,就让大唐人认为,高句丽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任由他们揉捏的。

所以,他这次不光要留下这些大唐人,而且,还准备以狠辣手段,将这些人全部留在马砦水!

这里的计划,在他带兵离开都督府时,就已经简略的做了说明,派人送去了大王那里,想必此时,派出的人都已经走到半路上了。

远远的地方,就是那条马砦水,高延寿的目光,远远的盯着这条,日夜流淌不息的河流,抓着缰绳的那只手,不由自主的握的更紧了些。

从平原一路驰骋而来,高延寿选择的路,直接就是那条浮桥渡河,从哪里渡河过去,就可直接抵达京观所在的地方。

所以,高延寿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条浮桥渡河!

队伍行进的速度很快,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高延寿骑在马上,就已经看到了,那座架设在马砦水上面的浮桥。

然而,就在高延寿看清那条浮桥的同时,也看到了浮桥对面,大约几十人的大唐士卒,就站在浮桥对面。

一个个身着黑铁甲胄,犹如浮桥一头,矗立的泥塑一般,冷冷的望着他们两万多人,一路飞驰着向着浮桥而来。

“大唐人一早就派了人来驻守这里?”看到这十几名大唐士卒,高延寿的眉头,顿时微微的皱起,禁不住在心里嘀咕了一声。

这座浮桥,处在马砦水河流的上游,一个拐弯处,位置算起来有点偏僻,若非有船只,沿着河流而上,根本不会轻易发现,这里还有一座假设的浮桥

而这也是,高延寿明知大唐人来了,肯定会有所防范的前提下,毅然决然的选择,跑来这里渡河的原因

因为,高延寿以为,大唐人初来乍到,未必就会知道,距离京观很远的这个地方,居然会多了一座浮桥!

浮桥不能用了!

看到那十几名大唐士卒,高延寿瞬息间,便已经下了判断,浮桥的一头,乃是用粗牛皮绳绑的。

根本不必需要十几名大唐人,其实,只需要一个人,拿着一把刀,就能够轻松让浮桥沉入河底。

原本飞奔向浮桥的两万高句丽人,在这一刻,看到浮桥那头的大唐人后,几乎在刹那间,丝毫都不犹豫,便突然改变方向,又向着上游飞奔而去。

而就在,高延寿带着两万多人,突然改变方向,直直冲着上游而去时。

就如同高延寿猜测的那样,站在那十几名大唐士卒为首的一名大唐人,忽然间抽出腰刀,对准浮桥的绳子,猛地砍了下去。

随着,大唐人的那一刀下去,原本在这条河上,已经坚持了好些年的浮桥,终于慢慢的松垮,最终沉入了水底。

不知道为何,高延寿总觉得,就在那名大唐士卒,举刀砍断浮桥时,即便是隔着很远的距离,高延寿也依旧能感觉到,望着他们远去的队伍时,脸上露出的那种嘲笑姿态。

“杀了这帮大唐人!”坐下的战马四蹄翻飞,飞快地向前飞驰着,然而,高延寿却还是觉得,坐骑的速度有点慢了,于是,便疯狂的催动马鞭。

而在,高延寿拼命催动马鞭时,身后的两万多人,也是同样疯狂催动马鞭,整个队伍沿着马砦水,一路风驰电掣般,向着上游狂奔。

上游的地方,乃是一处浅滩,水深不过半人来高,水底下全是河滩石,除了浮桥之外,此地,便再是适合不过渡河的地方了。

也不过片刻的时间,高延寿便率领着,两万多人的高句丽士卒,赶到了浅滩的地方。

只不过,就如同先前一般,还没接近浅滩的地方,高延寿便远远的看到,在河的对岸,此时,正有一早等在那里的大唐士卒,犹如泥塑一般,冷冷的望着奔行而来的他们。

然而,这一次出现在浅滩这里的大唐士卒,并非是十几名,而是,多达一两百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