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九章 手工的精密性(1 / 2)

大国实业 文屹 1026 字 2个月前

李长明问:“那你们这几天怎么还愁眉苦脸的?”

然后李文军就把汽车汽缸和模具的事情讲了讲。

李文勇听得也很感兴趣,问:“我没觉得有什么难度,都知道尺寸了,就做个模具好了。”

李文军叹气:“其实好多人都知道原理,但是做不出来。就跟核武器的原理大家都知道,但是世界上也没有几个国家能造是一样的。因为精度、材料和技术的限制。比如说这个汽缸,平面度误差就要求在1米距离上不得超过0.05毫米,比头发丝还要细。加工模具本身就有误差,然后浇筑就会把这个误差加大。所以模具的误差要比这个还要小。”

大家听得不太懂,但是也明白了其中的矛盾。

顾展颜问:“如果误差大会怎么样?”

李文军说:“因为汽缸里面的是喷嘴喷进去的汽油,如果误差大,就会漏油,漏气,严重的会着火。”

那天柳冬生就已经向大家示范了发动机制造不精良的后果了。

李长明旁观了过程,自然知道危险性。李文军不直接说出来,是怕柳冬梅和顾展颜听了又害怕。

李文勇说:“那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李文军说:“那也不是。现在的砂铸技术还不够完善,失蜡法是最精确地。在蜡制模具外面涂陶瓷液,干燥以后烧制,陶瓷烧结但是蜡烧掉了,就成了个模具。但是失蜡法要先有蜡制的构件,才能做出模具……”

李长明想了想,问:“木质的构件可以吗?”

李文军一愣,说:“可以,讲道理,在陶瓷模具烧制的时候,温度足够把木材烧成灰,冷却后用水冲洗出来就好了。要能迅速彻底燃烧的木头。”

李长明说:“那就松木吧,把尺寸给我。我试试看。”

李文军虽然不抱希望,但是还是把电脑上建好的汽缸模型,让郑跃华画出来给李长明他们。

李长明就拿着图纸去跟陈子琛研究了。

陈子琛原来就是搞技术的,李文军说的这些他都知道。

听李长明说完,陈子琛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个有点难,只能说试试看。手工做的东西能达到这么精确吗?”

李长明说:“我们做榫卯结构的时候,不就是要求精确吗?再说我跟你讲过咱们木匠的先祖们做凌云台的事情。那个精确度,不会比现在的差。”

凌云台做出来,各个位置都是平衡的,没有丝毫误差,风吹过,凌云台随风摇摆,却始终不倒。

后来魏明帝见凌云台这么高还摇摇晃晃似乎是不稳,四周用支架把它支起来,结果支架不够精确,破坏了凌云台的稳定性,凌云台反而一下就倒了。

陈子琛叹息:“太难了。就算我们能做出来又怎么检验呢。游标卡尺也只能精确到0.1毫米。”

李文军笑:“这个好办,有种东西叫千分尺,又叫螺旋测微器,可以精确测量到0.01毫米。我请人从海城买了两个,刚好木工车间和钳工车间一边一个。”

------

松木倒是很好找,后面的山上最多的就是松树。

可是模型只能在整块木头上雕出形状再一点点打磨,还要保证精确度,就很考验手艺了。

李长明和陈子琛师徒两个好久都没有遇见这么有挑战性的工作了,又恢复了之前第一次研究李文军给他们时的干劲,两个人没日没夜的干,除了上厕所就不出来,三餐和开水都是李文军给他们送到门口,他们饿了渴了就从就出来从门口把饭菜和水拿进去吃几口喝几口,再把空了的盒子放在门口。

晚上他们也不回去,累了就倒在车间的简易床上睡一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