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二十八 议立太子(1 / 2)

紫微殿上众文武一起举杯为天子接风洗尘,觥筹交错,美人歌舞,其乐融融。

酒过三巡,左丞相荀彧起身禀奏:“陛下,你常年四处征战,可太子之位一直悬而未决,而现在随着吴王千岁日渐成长,臣认为是时候确立储君了。”

听了荀彧的话,刘辩微微颔首。

之前一直拖着未册立太子,一来因为诸子年幼,还没有哪个大臣强烈要求册立储君。二来因为刘辩还想扩大一下遴选范围,毕竟前些年只有长子刘齐、次子刘恪,以及三子刘裕作为候选。而随着武如意生下渤海王刘治,冯蘅生下二胎河涧王刘泽之后,刘辩的儿子已经达到了五个。

五个儿子之中,除刘治与刘泽年幼尚未检测之外,吴王刘齐的四维比较平均,分别为——武力82,统率86,智力89,政治93。放在全史之中,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单独摘出来放在一个时代也算是非常全面的继承人,综合能力不在孙权、曹丕之下,或许开疆能力不足,但保持国家稳定发展却是绰绰有余。

“唉……继承人的能力不够出类拔萃,朕有些不甘心呢!”刘辩举起杯中的酒轻轻抿了一口,在心里暗自叹息。

直到荀彧提及立嗣之事,刘辩才发现自己心中除了以上两个原因之外,其实还暗藏着一个心结,就是自己对于刘齐的能力不太满意,所以册立太子的大事一直悬而未决。

除了长子刘齐之外,次子北海王刘恪的各项能力为——武力68,统率78,智力95,政治84。智力非常优秀,若是担任谋士,基本上算是全史一流水准,可政治能力太差,怕是连一州刺史都担任不了。顶多是太守之才。

这样的数据结合在一个潜在的王位继承人身上,十有**会滋生野心,工于心计,玩弄手段陷害兄弟。而且即便猎取了帝位之后。怕是也会刚愎自用,自恃聪明,将一个国家引入歧途,将祖宗的基业毁于一旦。

三子庐江王刘御武力过人,未来的武力巅峰竟然能够达到人类极限的105。比肩李存孝,直逼李元霸,这是刘辩万万没想到的。可其他能力就逊色多了,统率95,智力86,政治80;这样的数据结合在一个人身上,注定是勇猛的元帅类型,也不足以胜任一国之君。

如果要在历史上给刘御找一个模板人物,差不多就是冉闵、项羽这种类型,勇猛盖世。统率也是能够独挡一面,项羽更是闪电战的天才,但在智力与政治方面则要差强人意,两人最终都以悲剧收场,项羽自刎乌江,冉闵被慕容恪擒杀于辽东。

当然,比起冉闵与项羽,刘御的智力与政治都超过了80,比起项、冉二人要优秀的多,若是被推举为君主。或许会避免英雄末路的悲剧。这样把三个人比较一番,最适合接班的人依然是吴王刘齐。

“唉……若是能把刘齐的政治,刘恪的智力,刘御的统率、武力结合在一起那就好了!”刘辩在心底暗自叹息一声。“也不知道刘治与刘泽的潜力如何,出征了这半年,差不多也该满周岁了,回头就检测一下这两个儿子的能力,看看能不能带来惊喜?”

刘辩收了思绪,放下手里的酒杯。扫了司徒陆康、司空孔融,兵部尚书刘基一眼:“几位爱卿以为文若的提议如何?是否该册立太子了?若是该册立太子,又该立何人为储君?”

陆康拱手道:“陛下少年英雄,犹如朝阳初升,立太子之事不必急于一时。当然,陛下若是有中意人选,也并非不可。总之,一切由陛下抉择,老臣在这方面唯陛下之命是从!”

刘辩面无表情,对陆康的话未置可否。猜测陆康之所以不积极响应荀彧的提议,十有**是为了给武如意的儿子刘治留一个机会,只要太子之位一天悬而未决,刘治就有机会登上储君之位。到时候江东陆氏的权力想必更加权倾朝野。

孔融拱手道:“吴王殿下今年已经五岁,敏锐好学,性格笃厚,尊重百官,体恤宫娥。而且是皇后庶出的嫡长子,臣窃以为荀文若所言极是,是时候该确立吴王储君之位了。”

“刘卿呢?”刘辩目光扫向刘伯温,问道。

刘伯温拱手道:“基以为荀丞相与孔司空所言极是,册立储君可安民心,让天下的臣子更加同仇敌忾,利于国家安定团结。”

“其他众位卿家呢?”刘辩又把目光扫向其他文武。

“臣等认为荀丞相所言极是,此刻正是扶正东宫,册立储君之时!”吏部尚书鲁肃、刑部尚书狄仁杰、农部尚书徐光启、金陵府府尹包拯一致赞同册立太子的提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