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由9艘战舰组成的中国舰队呈鱼贯单纵阵,快速朝日本舰队驶来,而刚刚起锚的5艘日本军舰,则并没有排成任何的作战队形.
林逸青知道,尽管日本海军在幕府时代就已经有了基础,起步要早于中国海军,并且经历过"阿波冲海战","宫古湾海战",有一定的实战经历,但却并没有组织舰队作战的经验,当中国海军真正以一支舰队的面目出现在眼前时,日本海军官兵从上到下全都没有思想准备.
由于日军各舰的舰长和水兵素质各不相同,日舰起锚所花费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林逸青注意到"日进"号炮舰起锚速度最快,接着是旗舰"东"号铁甲舰,然后是"孟春"号和"凤翔"号,而明轮炮舰"春日"号最慢,落在了整个日本舰队的后面.
起锚以后不久,日本舰队便开始变阵,日军指挥官似乎也打算将日本舰队排成和中国舰队一样的单纵阵,实施一舷齐射.但由于日舰新老不一,航速不同,加之原来也没有进行过相关的配合,接到信号后的各艘日舰乱了好一阵,才勉强排成了单纵阵,但日舰排成的这个阵势,却让他们在没有接战之前,便陷入到了混乱当中.
为了尽快排成单纵阵,旗舰"东"号根据各舰当时的位置,打出了列阵的旗语信号,结果各舰根据命令,纷纷向旗舰"东"号靠拢,最后阵形排成时,日舰的排列顺序依次是铁甲舰"东"号,明轮炮舰"春日"号,大型炮舰"日进"号,小型炮舰"孟春"号和"凤翔"号.
日军指挥官将舰型最老的明轮炮舰"春日"号排到了"东"号的后面,大型炮舰"日进"号的前面,可能是想以最为强大的"东"号来掩护这艘最弱的军舰,但当日本舰队列阵完毕,日本人才发现,这艘航速最慢的军舰,位于舰队的中间,会拖慢整个舰队的脚步.
熟知近代海军发展史的林逸青知道,中日双方一开始所采用的纵队战术都是最简单的建立在纵队队形基础上的战列线交战战术.这种历史悠久的战术曾经广泛运用于风帆战舰时代,主要特点是将舰队编列为纵队队形,以便使密布舷侧的炮门能够最大程度对向敌方,进行舷侧交火作战,一舷发射完毕后,整个舰队依次进行回转航行,使用另一舷再次开火,而发射结束的那一舷可以使用这段时间对火炮进行再装填,如此周而复始,很有一番中世纪骑士对决的遗风.及至蒸汽铁甲舰时代来临以后,意奥"利萨海战"让古老的纵队战术曾一度险些被配合船头大炮设计的横队战术所取代,但是利于发挥舷侧火力的纵队战术并没有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中国舰队的参战军舰大都舰龄较新,机动能力强,舷侧火力格外强劲,适合舷侧交锋.日本舰队同样也是出于发挥舷侧火力的考虑,因而双方不约而同的都确定使用纵队队形,最初的意图就是在敌方舰队面前反复周旋,掉头,不断用舷侧火力进行交战,以发挥全部的火力.
但在见到中国舰队正在高速逼近,日本舰队发觉不利,便想要重新变阵.
尽管双方舰队还在接近当中,并未开火,但林逸青已经敏锐地发现,中国舰队的航速极快!
在看到整齐划一高速行进的中国舰队出现后,日本人可能意识到如果采用纵队接战,日本舰队的整体航速本来就慢,加上又有明轮炮舰"春日"号拖着后腿,势必会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便立刻开始变阵.
林逸青在空中向下俯瞰,看到"春日"号开始退往阵后,"东"号和"日进"号似乎是要合为一队,"孟春"号和"凤翔"号合为一队,分队迎敌,向中国舰队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