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在青年时期就结为好友,跟当时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们一直在寻找勤王救国同时也实现自身价值的道路.那时萨摩藩刚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明主,就是被誉为"当世三百诸侯世子中无人能比"的岛津齐彬.岛津齐彬在藩中锐意改革,对各方面都进行近代化的建设,同时广募人才.西乡隆盛很得岛津齐彬的赏识,成为他的手下爱将.岛津齐彬常称赞西乡隆盛"此人乃萨摩之宝",但岛津齐彬不久去世,他倡导的"公武合体"的运动也半途而废.西乡隆盛先被流放,后来他被赦免召回萨摩藩,则多亏了大久保利通的力量.大久保利通那时已成为藩中重要谋臣,在大久保利通的影响下,新任藩主派遣西乡隆盛进京利用以前的声望继续进行"公武合体".此时的藩主也同样准备像岛津齐彬一样率兵入京勤王.但是,西乡隆盛这次追求的事业与以前已有所不同,结果藩主大怒.大久保利通得知此事,揣测藩主必不会轻饶西乡隆盛,但他又不能抛弃西乡隆盛,忠义二字之间,实难取舍,就提出与西乡隆盛互刺同死,然而此时的西乡隆盛"正思将以有所为也",不愿让好友和自己一同送命.于是西乡隆盛请大久保利通在藩主面前为自己求情,自己也做出反省的样子,因而得以逃脱严厉的惩罚,再次被流放到小岛.
在倒幕战争胜利后,功成身退的西乡隆盛没有在新政府中任职,而是带了一部分亲信回到鹿儿岛,推进藩政改革.后来是大久保利通亲到鹿儿岛,请西乡隆盛出山,西乡隆盛与大久保等维新人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消除封建割据,建立中央集权,发布"废藩置县"令,取消了土地买卖禁令,制定新的军制.当时西乡隆盛身兼陆军大将,近卫都督,参议三职,对明治政府的军政改革都有突出贡献,同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一起被誉为"维新三杰".这个时候,可以是说是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关系最好的时候.
而二人的交恶,则始自于大久保利通反对西乡隆盛以武士急进"征韩"的坚持.西乡隆盛的急进"征韩论"在朝议中的失败,让他愤而出走.西乡隆盛的辞职和出走在当时是件震惊朝野的大事,甚至被称为"明治六年政变",而后不久,为日本奠定法制基础,曾身为**官,司法卿,因西乡隆盛的"征韩论"未被采纳,也因自己的一楔制理念未获接受而与西乡隆盛一起下野的江藤新平,在九州岛的佐贺3000士族的拥戴下,起而反叛,然而旋即被大久保利通迅速镇压,并以极刑枭首示众,是为"佐贺之乱".西乡隆盛虽然没有响应江藤新平的反叛,但却更加的引起了明治政府的猜忌.而大久保利通对于江藤新平的断然枭首,其实也有震摄西乡隆盛的意思,而以西乡隆盛之聪明,是不可能看不出来的.
二人正相对默然,"摄津"号的舰长坪井航三大尉走了过来.
"东京湾就要到了么?坪井君?"伊藤博文看到远方出现的海岸,问道.
"是的,大臣阁下."坪井航三大尉答道.
伊藤博文看了看这位相貌朴实的海军军官,露出了一个感谢的笑容.
在见到"摄津"舰上的水兵们忙碌的进行勤务工作的那一刻,伊藤博文对这位曾留学美国的海军军官已是大起好感——虽然他指挥的这艘排水量仅有920吨的旧式炮舰现在已经老旧不堪,而1868年就已服役的"摄津"号却还保持着轮机和火炮均完好可用的良好舰况.
这当中的原因,除了舰长个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外,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解释了.
坪井航三于日本天保十四年生于周防国三田尻.父亲是医生原显道,他是家里的次子,后来成为了藩医坪井信道的养子.20岁时坪井航三便乘坐"庚申丸"参加了对抗西洋四国联军炮击下关的战争,是年加入了长州海军部队,元治二年学习英文和航海,戊辰战争中负责从濑户内海运送部队.明治四年升海军大尉,在美国远东舰队旗舰"科罗拉多"号上学习,因为表现出色,经舰队司令约翰·罗杰斯少将的推荐,进入了哥伦比亚特区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学习海军技术.明治七年年初回国后担任了"摄津"舰的舰长.
因为坪井航三是长州藩出身,是以虽然能力出众,但却在由萨摩派控制的海军当中很受敌视,是以在前次出兵苔湾的战斗中,他和他指挥的"摄津"舰被排除在外,侥幸躲过了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