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201. 热烈而真诚1(1 / 2)

一直以来,在荆山书社内部都有着争论。

有一部分人认为,前人的东西都已经是过时的了。天天钻在故纸堆里,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写文章就是要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

另一部分人认为,做学问就应该是严谨,凡行文运字都需引经据典。凡是不遵从古代先贤所定的,就是在乱来,迎合世俗口味,一味地求怪、求异、求奇,说好听点就是低俗媚俗,说难听点就是诲淫诲盗误人子弟。

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分成了两派,一直为此争论不休。

对此,赵友诚本人挺苦恼的。作为荆山书社的当家人,一会听这边说的有道理,一会儿觉得那边也没错,但始终拿不出能让双方都服气的观点。

刚才秦晓鸾的一席话,让他顿有一下子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感觉。

其实书社的那两帮人都有失偏颇了。

正确的做法是:尽可能从先贤那里吸取充分的养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乃至于创造。

赵友诚的话说完后,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里的观众绝大多数都是没读过书的人。在老百姓的心中,像赵友诚这样“很有文化”的人,说出的话都是那种“*%¥##@”,明明每个字都听得懂,但是练成句子就都听不懂的概念。这就难免给人“装x”的看法了。

而赵友诚今天的话,尽管说的是高深的文学创作的事,但却简单直白,每个人都能听得懂。人们不由得想:看来满罐子不荡,半罐子格格荡这话没错啊。人家赵先生这才是真材实料的。最难得是还这么谦虚,你看人家,觉得秦班主说的有道理,就坦然相陈。要是那些酸秀才,才不会呢!

所以,给予赵友诚的掌声是热烈而真诚的。

人嘛,都是相互的。

感受到观众真实热情的赵友诚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其实百姓们还是有鉴赏能力的嘛,以往瞧不起“下里巴人”真的很矫情啊。不行不行,等下我一定要去给人视台提建议。人民群众对提高文化修养的需求还是很迫切的嘛。像咱们《荆建达人秀》这么高档的节目,怎么能少得了诗词歌赋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