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油脂般融化在列车玻璃上的雪片,李锦注视着站台上停着的一辆马车。 从机车烟囱里喷出的白色烟柱,掠过马车驾驶座上高亮和方菲的脸。站台上,列车正在拆开编组。调度员一边吹哨,一边抖动着裹满蒸汽的信号旗,旗角忽卷忽舒,以无形的力量将笨重的机车牵来推去。军车鸣响了汽笛,笛声将锅炉膛里迸出的火星,震得忽明忽灭。从列车上抬下来几副“伤寒病人”的担架。高亮正大声的用蹩脚的俄语招揽顾客,他正在出售酒桶里的格瓦斯,担架员涌上去将马车围了起来。旁边几个农妇叹惜自己用防寒棉套裹着的干酪乏人问津。让人吃惊的是:酒桶里的克瓦斯竟被污染了,一块奇怪的东西悬浮在酒中,黏糊糊的像是一条肉舌头。桶壁上还有成缕没有溶开的鲜血!不好!出事了!(事后得知,红俄的蓝帽子在酒桶里找到了子弹,便将华商李先生摁进酒桶呛死了。李临时前咬断舌头示警)二十支快枪被从担架里藏进了四轮马车。两匹拉车的辕马喷着响鼻,鼻孔周围软塌塌的白肉翕动着,从人群让出的甬道中驶了出来,沿着路基飞快消失在刺槐林里了。
林子里树叶被车轮压实发出咯吱声。一堆原木下面还有隔年的片片残雪,仿佛是当年季节性伐木工大斧落处的片片木屑。极目山野:几条针阔混交林带缠绕着山脉的皱褶。冷杉皮滑色暗,枝头上密披着绒毛,针叶板结成块。在林岚蜃雾中晃动着一些带枪的人影,腰里系着高加索皮带。是敌人!快!车顶上一块被风撕下的帆布在呼呼飘动,钩藤野刺像马鬃一样扎煞着飞速退去。子弹打在驾驶座上,车辕上啪啪作响,润滑车轴的黑油震得直往下掉。高亮将方菲摁倒在座位上。
“吓死我啦!”方菲浑身火烧似地哆嗦道。“你可不像吓着的样子,连腰都不弯!喊你趴下嗓子都喊哑了!”“我......我是吓着了嘛,算啦,话说得太明白,未免不害臊。”方菲不愿将替对方担着的那份心说破,她咬住嘴唇举枪还击,不过莫辛纳甘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太重了点。一些挂枝断掉下来,砰砰声中叶如雨下,似无数利斧在挥舞砍伐。一个拉着了导火*索的红俄哥萨克一脚踏翻进沟里,从沟底炸腾起腥臭的泥块!
又是一颗炸弹飞过来,横飞的弹片将高亮锁骨边的衣领撕成了条。方菲一把抱住他,嘴唇鼓胀了一下便泪如泉涌,马的鬃毛迎风层层展开。突然一阵吭哧吭哧的沉闷枪声响起,一个大雪包像是个怪物一样从路旁的林间空地上爬上了道路,上面的一个小雪包里面喷吐着火蛇,后面的那些追赶的蓝帽子们就像是一棵棵被伐倒的树木轰然倒地,只有那些马匹四散而逃。从路旁的高地上一些披着白色披风,带着白色布罩的狗皮帽子的人,好像是由雪花本身凭空勾勒出来的,从雪堆里惊跳起来,在马头那凶狠的额际白斑前奔逃。一股白沫从马嘴里淌了下来。方菲停住了马车,不知所措的些冒出来的家伙,特别是在那个大雪包的后面居然是一道门,从里面出来两个穿着皮衣的家伙,跳出来之后就开始跺脚哈气的抱怨俄国的鬼天气。
“嗨,你们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姑娘。”一个带着狗皮帽子的家伙走过来,他似乎对赶车的居然是个黄皮肤的女孩很是吃惊。
听到久违的汉语,方菲的眼泪更是像断线的珍珠滚落下来。“我是中国人,他也是,是俺男人。”
“哈哈哈。”周围的士兵突然发出爽朗的笑声,等方菲不知所措的扶着受伤的高亮下车,一名士兵过去搀扶着失血后有些迷糊的高亮,把他从那个大雪包的舱门放进去,方菲才那是一辆车,一辆铁甲车,不过是外面刷成白色还有大大小小的背包箱子之类的挂在上面,不过都用白布包裹着,不到很近的距离是与雪包有什么区别。上面那个能旋转的雪包当然是机枪塔,伸出来的那根粗粗的还冒着热气的枪管及足够说明他的身份的了。
“别担心,我们是中国远征军,你安全了,跟我们走吧。”那名军人解释道“我是这个小分队的队长,国防军见习少尉王峰。”
做小买卖的方菲和她的男人高亮都算是逃出生天了,但是对于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在俄华人和大批逃难的白俄,这场灾难才刚刚开始。
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为扼杀新生的红俄政权,乘机进行武装干涉,扶植白俄势力发动武装叛乱。从共和九年三月起,英法美干涉军先后在摩尔曼斯克登陆。4月5日起,日英美干涉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登陆。此外,协约**队还侵入俄属中亚和南高加索。4~5月,德国和处于瓦解前夕的奥斯曼帝国违背《布列斯特和约》,侵占克里木和南高加索。
5月底,由5万名奥匈帝国战俘编成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经西伯利亚遣返途中发动叛乱,先后侵占伏尔加河中游乌拉尔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顿河地区克拉斯诺夫的哥萨克白卫军北高加索邓尼金的“志愿军”相继叛乱,成立反革命政府,并着手扩充叛乱武装。年中,由于农工党实行余粮收集制,社会革命党乘机在各地鼓动农民支持叛乱,成立反红俄政权。至同年夏,红俄丧失3/4领土,陷入四面受敌的险境。
农工党在未掌握国家政权时为了瓦解作为沙皇**统治支柱的沙俄军队,在军队内部进行的宣传活动以鼓动士兵反对军官权威和军队的组织纪律制度为主要内容,十月革命后为了兑现结束帝国*主义战争的诺言又大量遣散旧军队。结果导致了面对白俄军的叛乱与进攻,红俄政府掌握的军队数量严重不足,面对来自各个方向的围攻疲于应对顾此失彼。而且就是这些有限的军队,也因为军官的大量流失而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约束和指挥。被留用的军官有相当部分的忠诚度值得怀疑,甚至隐藏了大量的破坏分子。那些忠心于新政权的军官,也往往因为由农工早期的兵*运宣传造成的军队内部自由思想泛滥组织纪律涣散而难以建立权威发挥与旧军队或白俄军中的军官相当的作用。
表面上已经危在旦夕,但是吴宸轩很清楚红俄的命还长着呢,相信得到了中国暗中支持的秃脑门会有办法对付那些貌合神离的反对派们。现在解决红俄军事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重新在农工军内部建立起正规有效的组织指挥和政工制度,如果短时间内不能建立起新的制度替代那么干脆恢复旧有的制度。抓住了这一关键点就可以保证红军的兵源纪律忠诚和战斗力,就能够解决存在的绝大多数问题。
红军的建立和初战告捷为保卫农工代表*大会政权,战胜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奠定了基础,人民委员会于共和九年初颁布组建农工军和农工海军的法令;3月4日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4月成立地方军事机构,全国实行普及军训制;5月29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关于实行普遍兵役制的法令。农工党中央和农工政府还决定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将全部工作转入战时轨道。
为统一领导在东线作战的部队,6月13日成立东方面军;9月2日宣布国家为统一军营,并成立由列夫.布隆施泰因任主席的俄国革命军事委员会。瓦采季斯被任命为共和国武装力量总司令。9月11日,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下令扩充部队编制,除东方面军外,组建南方面军北方面军及西部防区(次年2月改编为西方面军),同年12月又组建里海-高加索方面军。11月30日成立以弗朗索瓦为主席的农工国防委员会,协调和领导军事机关和民政机关的活动,确保前线和后方的统一。所有这些措施,保证了农工军的建设及其在各条战线的初步胜利。
虽然在内战的进程中,农工政府控制的地区一度只占全国领土的很少部分,但全俄的核心区域却一直控制在农工代表*大会政府手中,这里所说的核心既是指地理形势上的,也是对工业交通而言。这样不仅从地理上隔绝了各路白俄军之间的实质联系,更重要的是农工代表*大会政府掌握了西部乃至全国的工业精华区和铁路内河航运的枢纽和干线。依托工业区,红军不仅武器弹药的生产供应方面占据压倒性的优势(白俄军的军火供应前期只能依赖缴获,后期则要协约国千里迢迢的从海外运输),这些地区聚居的产业工人也成为了红军稳定而可靠的兵源保证。借助完整的水陆运输网,红军的兵员和武器可以便捷的输送到需要的地方达成局部的优势。虽然有工业生产兵力动员和交通运输方面的优势,但农工代表*大会方面也面临着一个致命却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生活资料,特别是粮食的短缺。农工代表*大会政权和红军对上述核心区以外的广大农业区缺乏有效的控制,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匮乏成为整个内战过程中制约农工代表*大会政府的最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于是对于俄国农民而言,万恶的余粮收集制度被政委们发明出来,机关枪工人征粮队下乡扫荡,简直就是俄国农民最恐怖的噩梦,不过也就是靠着从农民口中夺取的粮食,弗朗索瓦和他的农工党政权才度过了最为危机的共和九年。
但是随着巴黎和会的闭幕,一个由英法美中日组成的协约国干涉军集团已经形成,红俄认为打退了白俄的进攻就可以松口气了,干涉军的枪弹告诉他们这还行不通,于是俄国革命迅速进入了干涉军为骨干,白俄军为仆从与红俄的农工军在俄国广袤的土地上厮杀的阶段。那些从红俄控制区逃走的华人和白俄沿着漫长的西伯利亚铁路开始了逃生之路,而中国远征军征尘未洗就从郁郁葱葱的法国转移到了寒风凛冽的西伯利亚战区。快速反应99师成为最先进入伊尔库茨克和乌兰乌德附近的干涉军,这支英勇的军队像是铜墙铁壁挡在西伯利亚铁路的中段,击溃了一支又一支的红俄军队,收拢着从西面赶来的大批难民。像是方菲高亮那样的营救还在贝加尔湖畔不断上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