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一拍即合(1 / 2)

第六十七章 一拍即合

李东星确实如方明远所想的那样,最近也在考虑建立商品批发市场,不过与方明远不一样,他纯粹是被逼出来的。急于改变平川县县财政收入日渐枯竭的现状,李东星可是花费了不少脑筋来为县经济找出路。而小商品批发市场就这样进入了他的视野。平川县的交通便利,境内铁路和公路都十分畅通。而且也有着一定的工业底子,若是能够在这里建设一座商品批发市场,将幅射力延伸到邻近的几个县市,这事情还是大有作为的。

而且李东星考虑到平川县内如今也有不少的批发业主,不过都是分散在县城里的各个地区,而且店面的规模都不大。其幅射力也只能勉强满足平川县自身的需求,这个商品批发市场建立起来,纵然不能如他所想的那样,聚拢来自各地大量的批发业主,也可以将县内的这些人集中到一起,既便于管理,也省得周边的住户对其不断的投诉。不过李东星这也是一个设想,还只是在论证阶段,远远没有到实施的地步。

“李伯伯,今天周叔叔带我去县农机厂的老厂区,我看了看那里,地理条件很不错,交通十分地方便,空闲的厂房也不小,有着足够的地方充当停车场,但是我用来做超市目前来说却并不合适,它的面积有些太大,大到了我要是租下来,却没有足够种类的商品将其支撑起来的地步。所以我就想到了,这一块地方,可以用来做商品批发市场!李伯伯,在人类的经济发展史上,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在时间、空间和集散上的矛盾不断扩大,致使批发商业所组织的商品流通,往往要通过不是一道商业环节而是二道以上的商业环节才能完成。从而批发商业分为产地批发、销地批发以及插在这两类批发中间的中转地或集散地批发。这是商业部门内部分工发展的结果,也是一种专门从事批发贸易而插在生产者和生产者之间、生产者和零售商之间的中间商业。其职能在于通过买卖,把商品从生产者手中收购进来,然后再将其转卖给其他生产者或零售商。而从那些生产商品的企业的成本核算来说,销售发展到了县一级,其实已经是其的极限,如果说再向下发展销售网点,其所获取的利润与付出的成本相比,已然没有了半点的吸引力。所以到了这个环节,就需要有这样一处市场来帮助他们与那些遍布乡村的零售商们进行商品交易。”

方明远说到了这里,停顿了片刻,等李东星和周援朝缓缓点头后这才接着道:“规模较大的有集散功能的商品交易市场以其较多品种、较低流通成本、较高流通效率,和其拥有的产业集群效应,一方面应合了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经营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会深受中小批发企业的欢迎。李伯伯,相信您也已经看出,我县境内的国有企业,除了那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外,县里直辖的那些企业如今大多只能惨淡经营,能够勉强保持收支平衡,不需要县财政向其反哺的就是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是相对而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那些新兴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如今却是欣欣向荣,一派勃勃生机。为了尽快扭转县里的财政窘境,我认为县里一方面要对县属企业进行改革,加强其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大对这些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扶持力度,让他们快速发展起来,以此来带动县经济的发展。”

李东星一拍桌子,喜形于色地叫道:“明远,说得好!你说得太好了!”对于县经济的发展,李东星这些天以来绞尽脑汁地为平川县经济发展的未来寻找出路,可以说能想的办法都想过了,大力扶持县里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这个念头李东星并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却没有像方明远说得这样透。如今听方明远这一番话,就仿佛给他捅破了一层窗户纸,令他看到了未来的光明大路。

李东星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来回地踱了几圈。是啊,大力扶持个体和私营经济,令他们快速地发展起来,这样就能够改变县财政的窘境,而县财政宽裕了,自然也就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到那些县属企业中,帮助他们进行技术革新,完成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的销量,从而恢复昔日里的辉煌。这样一来,双手都抓,两手都过硬的平川县财政也就不会有捉襟见肘的窘迫了。

“明远,你继续说!”转了几圈了的李东星重新又坐到了办公桌后,兴奋地道。

“李伯伯,虽然说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有着县属企业所不具备的活力,一部分经营户通过经商甚至于已经初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买进机器办起加工厂,形成了‘前店后厂’工商一体的家庭经营模式。但是这种自发形成的店铺一来散布在县区的各个角落,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二来,没有县委县政府的引导,没有政府的支持,他们也无法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来,如星罗散布在城内的这些个体和私营经济,由于没有一个合适的场所,常常会形成马路市场,不但堵塞了交通,给县里居民的出行造成不便,也不利于税务部门统计收取税收,同时还加大了环卫部门和警察部门人员的压力,引起很多的方方面面的不满。而如果说县政府能够出面进行协调,在合适的场所开辟出这样的市场,引导这些商户们入住,从政府角度讲,税收增加了,城市发展就更有底气了。而且一旦市场形成,流通量大了之后,各地的商人们就会蜂拥而至。如果我们能够将潼川、潍南、甚至于奉元等地方的小商品都集中到了平川,平川市场就会进一步地强大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小商品的集散中心,那样的话,可以容纳的就业人口将数以万计!”方明远进一步地用数字诱惑李东星道。

“数以万计?”李东星倒吸了一口凉气,而坐在方明远身旁的周援朝,也没有比他好到哪去。

要知道整个平川县的总人口才不过五十余万人,其中适龄的工作人员也不过占总人口的一半左右,这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农民。为了提高就业,解决那些待就业人员的生计问题,李东星自就职以来,费心费力,与那几个国有大中型企业商榷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也不过才能解决了那些退伍人员的就业问题,总数不过区区数百人。而方明远这里一张口,居然就是上万人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要真是那样的话,岂不是平川县目前的劳动力还无法满足其的需求?

说到这里,方明远突然心里一动,原本他只是觉得那里适合作为一处商品批发市场,既然看到了,也想到了,那么就不妨以此来与李东星进一步地加强关系。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了解,对于李东星,方明远还是颇有好感的,至少这是一位真正想做事,却又并不迂腐于条条框框的县领导,加上他与铁路系统的渊源,与其结好对于方家日后在平川县的发展显然是大大的有利。这些时日以来,方明远就一直在想,怎么样才能与其结成更稳固的关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