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布罗陀是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端的城市和港口。■↑在直布罗陀海峡东端的北岸,扼大西洋和地中海交通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特别是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大部分往来于东西方的船只都是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然后通过苏伊士运河前往印度洋的,这就使得直布罗陀的战略位置进一步的得到了提高。如果谁掌握了直布罗陀的话,就有切断这条重要航线的能力。
古时,直布罗陀是北非腓尼基人的聚居地,在公元前二世纪被罗马帝国征服。西罗马帝国灭亡后,部分哥特人和当地伊比利亚人和摩尔人争夺此地。
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时从直布罗陀登6,直布罗陀成为北非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侵略欧洲的踏脚石。一部摩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包括了直布罗陀半岛),成立了若干小国并接受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存,在十一至十五世纪时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抗击要统一信仰的北非穆斯林侵略时,和一部分混血和信奉伊斯兰但宽容基督教的欧洲摩尔人联手,驱逐侵略者。
141o年直布罗陀被西班牙人收复,15o1年正式纳入西班牙版图。西班牙国势强盛后,西班牙对直布罗陀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采取驱逐或强逼改宗的政策,而很多人即使改宗后仍被逼迁到北非的摩洛哥。
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无嗣,嘱由法国波旁王族继承西王位。17oo年卡洛斯二世死后,法国王路易十四之孙菲力普被宣布为西国王。但卡洛斯二世的外甥、奥地利查理大公按哈布斯堡王族的血缘关系也要求继承王位。由此引震17o1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国和荷兰支持查理大公。其联军于17o4年攻占直布罗陀,并建立军事要塞。1713年交战双方签订乌德勒支和约。承认了菲力普的西班牙国王地位,但作换条件。直布罗陀被割让给英国。
英国占领直布罗陀后,驱逐了原有的西班牙居民,从外地大量移民,不少意大利人和英国人也开始迁入,部分摩洛哥人也回流充实了当地人口。183o年,直布罗陀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和主要海军基地。此后,直布罗陀的一切军政事务均由英国王室委派的总督统管。
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以直布罗陀为母港。在这里,英国人建立了可以停靠大型战舰的码头。以及船坞修理厂等配套设施。为了加强直布罗陀的防御,英国人还在港口南部的台地上,兴建了大型的要塞。为了防止西班牙人进攻直布罗陀,英国还在直布罗陀岩峰上修建了不少的防御工事,碉堡、战壕以及固定火力点,应有尽有。特别是在两大对立的军事同盟建立之后,英国更是深感直布罗陀的重要性。一而再再而三的加强直布罗陀的防御。
现在,英国在直布罗陀除了布防了地中海舰队之外,还部署了一支五千人的海军6战队。另外。在南部台地的要塞,还有上千人的要塞炮兵,使用过一百门的大小口径的要塞炮,抵御来自于海洋方向的敌人。可以说。英国在直布罗陀修建的防御工事,防御力已经非常强悍了。督建直布罗陀要塞的前任地中海舰队司令官甚至宣称,直布罗陀已经成为了一个永远不可能陷落的要塞了。
当然。这只是夸张的说法。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不会陷落的要塞。即便直布罗陀要塞再坚固。但也是有可能陷落的。尤其是在中华帝国和西班牙王国联手之后,要塞的陷落。更是变成了可能。
一直以来,为了防止英国人以直布罗陀作为跳板,进攻西班牙王国。西班牙王国6军在直布罗陀以北,部署了大量的兵力。即便战争爆之后,这里的部队被抽调了一部分,但是,剩余的部队,依旧达到了两个步兵旅,一万两千余人。
根据中华帝国和西班牙王国的计划,两国将联合对直布罗陀起进攻。其中,中国海军负责从海面上进攻,摧毁直布罗陀要塞的防御工事。并且为西班牙王国的6军提供火力上的支援。而西班牙王国的6军,则是从6地上起进攻。
西班牙王国对于这个计划,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反而积极的参与。毕竟,收复了直布罗陀之后,西班牙将拥有一个战略重地,这对于提高西班牙王国的实力,也是非常有效的。
伊莎贝拉二世女王下令,西班牙王国的6军配合中国海军,一定要拿下直布罗陀。将英国人从直布罗陀赶走,让这个战略要地再一次回到西班牙王国的统治之中。
1854年8月4日上午,帝国海军第1舰队的主力抵达了直布罗陀外海。在距离直布罗陀十几公里的海面上,帝国海军第1舰队的四艘‘秦级’战列舰,四艘‘西汉级’战列舰,三艘‘东周级’战舰和四艘‘西周级’战舰,所有的主炮全部瞄准了直布罗陀的英国要塞。至于其他的小型战舰,则负责警戒。毕竟,用钢筋水泥浇筑的要塞,只有用大口径的穿甲弹才能够啃得动,小型战舰的主炮,对于厚实的要塞,根本就无能为力。
“司令,我们刚刚获得的情报,英国人在直布罗陀的要塞,主要就是由两个台地上的岸防炮台组成。其中,风磨台地上有四座大型炮台,部署了12门28o毫米大型要塞炮。24门21o毫米岸防炮,以及几十门其他口径的岸防炮。在欧罗巴台地上,则有两座大型炮台,部署了8门28o毫米大型要塞炮,12门21o毫米岸防炮和近三十门其他口径的岸防炮。这些炮台,都是近几年经过加固的,用钢筋水泥浇筑的要塞,厚达两米所。即便是用28o毫米穿甲弹,也很难打得穿。”舰队参谋长徐海中将皱着眉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