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朱子龙的时机渐渐成熟了!(1 / 2)

第一,除广东几个有限的港口外,再多开一个正式的海贸,设皇家船舶司,收取关税和运输税。

第二,取消各地运河水师,成立大明海军,确保开海贸易不受海寇的影响。

第三,征收商业税,但不全国通行,先开辟山东、江南等沿运河几省为特区试行。(类似香港行政区)!

第四,恢复考成法等!

以上四个通过的提案,显然,一个是为以后的大明开海做准备。一个是为了更好的集中军权,而收商业税影响自然更大,但是朱子龙很巧妙的先在山东等地方试行,也算有个缓冲区。

只于考成法,呵呵,说来也重要。

大明王朝从创立之初就相当的重视王朝员工的考核,太祖皇帝曰:“任官之法,考课为重。鉴物必资于明镜,考人当定以铨衡。”

明朝的官员考核分为考满和考察两种方式。考满是任职考核,重点考核官员任内任职表现是否称职,考核结果决定官员任职升迁。考满每三年进行一次,“三年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始行黜陟之典”。

在明初的官员考核中,“考语”是官员考核评定的最重要的依据,甚至可以直接决定官员的考核结果。

直到,万历元年,一代能臣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

张先生担任轮值ceo不久,就对大明王朝的员工考核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他认为绩效考核的根本是要确定考核的目标,同时要设定目标完成的期限,注重工作的结果和实效,而不是各方的花哨评价。

即“立限责事,以事责人,务责实效”。

这就是“考成法”的由来!

考成法规定: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

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须登出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以违罪处罚。

考核结果一次不合格会被罚俸降薪;二次不合格会被降级;三次不合格就要被末尾淘汰了。

考成法是个好东西呀,在节流方面有奇效。

未推行之前,大明王朝连年亏损,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过五百多万两白银,而支出则要白银八百万两左右,入不敷出也。

而,考成法推行之后,每年的财政收入增加到近九百多万两,刨除运作成本,大明王朝还有盈利结余。

考成法有两个最主要的考核kpi,一个是税收征收率,一个是盗贼抓获率。一个是为创收,一个是为维稳,倒也符合平衡积分卡的精神。

张局正执政10年之中,大明王朝被淘汰的官员高达30%。一时间可谓是官不聊生。

于是,下台的垃圾官员和读书人不满了。

竞有流言传到全国,号称,“张居正的考成法,是在与全天下的读书人作对”!

当然了,张居正确实是个能人,在位期间你骂的再厉害,也动不了他任何一下毛线。

然而,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尸骨未寒,百官就群起而攻之,结果是家被抄,长子被逼上吊,次子与三子充军烟瘴之地,而其本人也差点被掘出鞭尸,作为一代首辅,下场相当之凄惨。

如果,张居正寿命很长。在他的基础上大明往前再走一步!

那么,大明王朝或者就能在世界上,率先步入君主立宪国家的行列。这样明后期的原始资本主义,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死了就是死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难道这些身死政亡之类的事情,朱子龙会不知道?

他当然知道,那他为什么还要与垃圾百官,以及读书人为敌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