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往事如烟(1 / 2)

文艺生活 薪越 1144 字 2022-03-27

林子轩为了争取自身利益的无心之举,没想到却在文艺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因为这件事,不少作家和他建立了,大家在电话里聊了几句,说了些彼此仰慕的话,赞扬了他为作家群体所做的贡献。

交情就是这么来的,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林子轩算是得到了作家群体的认可,融入到了华国的文艺圈里,尤其是先锋派作家,对他非常热情,把他当作先锋派作家的一员,邀请他参加文学聚会。

先锋派作家的阵地就是《百花》杂志,林子轩被划归到先锋派极为正常。

其实,版税的事情只是他们林子轩的一个诱因,说到底还是因为《活着》这部小说。

不管传统作家和先锋派作家如何争论,都不能否认《活着》是一本优秀的小说,林子轩的写作能力得到了肯定,这才是他能融入文艺圈的主要原因。

以前人家都不把他当成文艺圈的人,他们觉得林子轩属于影视圈。

事实上,林子轩一直游离在文艺圈之外,他既没有加入作协和文联,也没有参与作家间的聚会,连一个要好的作家朋友都没有。

这就难怪被作家们排斥了。

有了这次的版税风波,华国的作家们联合起来向出版社争取权益,林子轩就这么被作家们当成了自己人,成了榜样。

相对应的,华国的各大出版社对林子轩是另一种态度,有点痛恨,也有点无奈。

随着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市场成为主体,各大出版社也知道作家拿版税的日子迟早会到来,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一直回避谈论版税的问题。

林子轩不小心打开了一个口子,出版产业的市场化就这么来临了。

“不仅是出版产业,整个文化产业都要进行市场化,你只是恰逢其会而已。”慕致远评价道,“以后市场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国家只是起到监管的作用,不会再强行干涉,这是大趋势。”

慕致远现在做的正是把文化产业推向市场,只有这样才能让文化繁荣起来。

以往那种国家做出整体规划,下达任务的模式行不通了,要放开手脚,让市场做出选择。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乱象,有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如何监管是个难题。

在慕姗姗家吃过饭,林子轩和慕姗姗开车回家。

“是不是觉得爸升官之后越来越官僚了。”慕姗姗郁闷道,“上次回来吃饭,他一直和我说政策的事,弄得像是上课一样。”

“你就知足吧,多少人想从咱爸口里探听风声呢,这都是行业机密,抓住了早做布局,就能赚大钱。”林子轩说笑道。

慕致远以前还好些,现在越来越喜欢说教了,这可能就是正职和副职的区别。

慕姗姗作为女儿可以这么抱怨,林子轩则不能,何况这种政策性的东西的确很有用处,尤其对于商人来说,知道了真能发家致富。

“那你知道了,说说咱们怎么发家致富?”慕姗姗饶有兴趣的问道。

“既然文化产业要市场化,咱们就以影视产业来说,如果有了资金,就在京城郊区买片地,建一些仿古建筑,弄一个影视基地,各种拍摄器材和服装道具,以后剧组拍戏都到这儿来,咱们只要对外出租就行了。”林子轩举例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