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包装(1 / 2)

文艺生活 薪越 1139 字 2022-03-27

《卧虎藏龙》在戛纳的试映会相当成功,口碑很好。

影评人和记者原本是冲着李桉的名头去的,看过之后非常惊讶,和他们印象中的东方武侠片截然不同。

不是李晓龙那种凶悍凌厉,也不是程龙的搞笑风格。

唯美的画面,精彩的打斗,凄婉的爱情,带有浓厚的西方浪漫主义色彩。

有影评人评价这部电影就是一美妙的爱情诗歌。

演员在竹林上的打斗场景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老外眼中,那就是一场优美的舞蹈,他们觉得不可思议,那种镜头是怎么拍出来的。

来自好莱坞的记者认为是特效的功劳,后期制作时把演员和竹林合成在一起。

否则他们很难想象怎么让演员在竹林顶端翩翩起舞。

这说明李桉把握住了西方观众的观影心态和审美趣味。

《卧虎藏龙》是东方的武侠故事,李桉则用西方人的视角进行了讲述和包装。

在电影里,李桉没去讲什么门派纷争或者各种招式。

他用爱情故事和好看的打斗场面吸引西方观众,他清楚老外对什么感兴趣,讲门派老外根本弄不懂。

就算不看字幕,《卧虎藏龙》也能让西方观众看得下去。

这是李桉的本事。

华语电影要想走向世界,被各国的观众接受,需要这种改编和包装。

不然,就像《大腕的葬礼》一样只在国内受到欢迎,一旦走出国门就会碰壁。

《大腕的葬礼》在北美地区的票房不到九百美元,美国的电影票价大概在五美元左右,就是说只有两百名观众看了电影。

可谓极其惨淡。

华语电影在好莱坞的行模式是由小到大,由点及面。

先在一两家电影院上映,如果单馆的票房成绩不错,才会扩大上映的影院。

好莱坞的院线有严格的标准,票房成绩差的影片会被强制下档。

院线追求的是利益,不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电影没有价值。

《大腕的葬礼》在美国的两家影院上映,三天后就被下档了。

由此可见,华语电影在北美地区的遭遇,票房几千或者上万美元的影片很多,冯晓刚刷新了华语影片在北美票房最差的纪录。

李桉的电影在北美的票房都不错,就在于他了解好莱坞和西方观众。

他拍的文艺片即便是讲述东方的人际关系,也会习惯性的用西方的思维考虑问题,想一想这么拍会不会被西方观众接受。

李桉在五月十七日从纽约赶往戛纳,和演员汇合。

刚下飞机就是一连串的访问,包括《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等众多媒体,记者有太多的问题想问李桉。

见到这种情形,李桉就放心了。

第二天是《卧虎藏龙》面向观众的映,观众的反应同样热烈,用长时间的掌声表达了他们的喜爱之情。

随后剧组在戛纳卡尔登饭店前的海滩上举行了庆功宴,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