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六日,《卧虎藏龙》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上映,七月七日,在宝岛上映,七月十三日,在香江上映。 ..
由此拉开了电影在亚洲的巡回宣传。
李桉和主演们每个国家和地区都要跑一遍,举行映式,观看电影,接受记者的采访,重复着同样的流程。
可以说,他们看《卧虎藏龙》的次数最多,每人至少看了十遍。
即便如此,每次还要认真的看,不能开小差,被记者拍到会造成负面影响。
你自己都不看自己的电影,还怎么吸引观众。
《卧虎藏龙》在各个地方的反响不同。
香江的观众很冷谈,影评人倒是较为中肯,没有大肆的抨击。
由于李桉的原因,宝岛的观众相当热情,吸引了不同社会阶层的观众进入影院,创下了宝岛地区的票房纪录。
东南亚各国的反响都很热烈,获得不错的票房成绩。
这给了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信心,加大了宣传力度,在亚洲造出声势,再打入欧洲市场,为八月份的欧洲宣传做准备。
消息传到国内,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引了讨论。
一部分人仍然坚持《卧虎藏龙》是拍给西方人看的说法,他们认为东南亚各国受西方的影响大,和西方人的审美观一致。
也有人反思,为什么国产电影走不出去?为什么《卧虎藏龙》能受到欢迎?
是李桉的原因,还是电影本身的原因?
这个问题暂时得不到答案,需要不断的实践进行验证。
林子轩不太关心这些消息,海外的票房再高好梦公司也分不到钱,他们签订的是版权出售合同,不是票房分账协议。
林子轩倒是想签订票房分账协议,但那些国家的院线不同意。
这牵涉到电影的国际行。
以好莱坞电影公司为例,他们的影片进入其他国家的电影市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版权买断,一种是票房分账。
在九四年之前,好莱坞电影是通过版权买断的方式进入华国。
一部好莱坞电影的买断价格在两万美金左右,都是些品质不高的老电影。
这种价格对好莱坞电影公司毫无吸引力。
九四年,华国开始采用分账的方式引进好莱坞大片,分账比例是百分之十七。
国产电影想要卖到国外,都是低价买断。
这有两种原因,一个是国内的电影公司没有全球性的行渠道,和其他国家的院线没有直接联系。
只能通过卖给中间片商,再由片商向那些国家的院线推广行。
另一个原因是国内的电影公司和国产电影的知名度不高,不具有品牌效应。
提起好莱坞的华纳和福克斯等电影公司,大家都知道,说起好梦公司,人家根本没有听说过。
这就是品牌效应,是用无数在全球范围内的卖座影片累积起来的声誉。
当好梦公司有了这种声誉,才能和其他国家的院线讨论票房分账。
《卧虎藏龙》就是一张打开西方电影市场的名片,让好梦公司获得了入场券。
等到《英雄》做海外行的时候,林子轩会尝试着做这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