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恩典(1 / 2)

大明剑尊 再见神乐 1812 字 2022-11-16

林谢“荡心魄”的功夫能看透人心,见他都这般痛快的跪下接旨,最起码没有什么坏消息。

如以一来,李孤行和慕容渊也随着林谢痛痛快快的接旨。

“草民李孤行、慕容渊听旨。”

夜风声朗声道:“传孙太后懿旨,经内阁商议,特授李孤行北镇抚司副千总一职,专司江湖事物,务必秉承先父遗志,收纳江湖之中有识之士为国效力,钦此!”

李孤行听着愣住,哪里想到自己会有这般好运,前一刻乃是朝廷钦犯的身份,下一刻竟变成了朝廷命官,还是北镇抚司的副千总。

还未等他反应,夜风声猛用眼神示意,李孤行堪堪回神,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响头,“臣李孤行接旨!”顺势伸出双手,举过头顶。

夜风声从右手边的太监端着的锦盒之中拿出一块金牌和圣旨一起放在李孤行手掌之上。

“恭喜了,李千总,今后可要多替朝廷尽心尽力。”

李孤行感动的涕泪纵横,圣旨上虽然没多说什么,但已然默认自己的父亲是被人冤枉的,否则也不会写出“秉承先父遗志”这样的话,自己父亲被***,指日可待!

“谢孙太后恩典,臣李孤行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夜风声道:“旨意宣毕,老李你可以起来了,孙太后还有些悄悄话要我带给你。”

他斜了身旁两个太监一眼,那两个太监极其有眼力见的躲开去。

夜风声向左右两边瞧了瞧,确定他们两个走远之后才道:“孙太后有些话要我交代你,听说那“传世龙骨”你可千万不能弄丢了,影响大明国运的重器。”

“......”

李孤行有点咂舌,当日孙太后的话音犹在耳,他可真不看中那所谓的“传世龙骨”,就是先帝朱瞻基的嘱托让他放不下。

不过李孤行压根没想将“传世龙骨”据为己有,毕竟这是朱家的东西,他窃人之宝也没甚意思,当即同夜风声表示,“请孙太后放心,我一定将“传世龙骨”原样不动的带回来!”

夜风声点点头,“老李,咱们这么多年的交情,我绝对信你。你现在不仅官复原职,还升了官,你可知什么意思?”.五

李孤行摇了摇头,他这脑子练武还行,琢磨人的心思倒也可以,放到官场上的制衡诡诈,他可是一点头脑也没有。

夜风声瞧着他一脸白痴的样子,无奈的叹息道:“还有什么事,你父亲能不能***这不还得看你?”

李孤行有些明白,想来以孙太后长久浸淫宫廷的尔虞我诈,看破这些事不过是稍微动动脑的事。

所料不错,孙太后早已知道,这其中所有的事情都是那王振所为。

李孤行回道:“你的意思是说,孙太后要我牵制王振?”

夜风声道:“总之你还不算笨,就是如此,但朝中势力,孙太后没甚办法,所以他给你放到了江湖之上,要你利用江湖势力左右朝局。”

“这......有点难吧。”

这确实很难,自古以来,江湖势力过大,若有自立之心,恐危及江山社稷,譬如宋朝的水泊梁山,又譬如当时的方腊起义。

也不知道孙太后对自己究竟有多少信任,能放任自己去江湖之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而且,就算有了自己的势力,李孤行也不知道如何去做,如何用江湖的势力去打败王振。

夜风声道:“难是难,但毕竟是孙太后的信任,你可不能辜负他,况且他知道你的事,给你留了足够的时间,让你去救赵无钱。”

“那可多谢孙太后了。”

李孤行笑了笑,心中坦然了许多。

夜风声笑道:“所以,孙太后还给了你一件东西,他找了东厂之中比较靠谱的人,料想这东西一定对你有用!”

李孤行不解,“东

271、恩典

厂之中靠谱的人?谁?!”

“海迎春啊,你对他不是有不杀之恩?”

“竟然是他?他站在我这一头?”

“自然不是,不过他倒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对你多少有些不同。从他口中,孙太后知道你要去冥宫,所以这东西你一定需要。”

他从胸口处拿出东西,正是李孤行等方才所愁的通关文牒。

李孤行捧着通关文牒,几乎哭了出来,再次跪下磕头,“孙太后大恩大德,臣没齿难忘!”

夜风声道:“行啦,还没完了你。托你的福,我被孙太后召回来了,今后咱们兄弟两个一起对付王振,替你报杀父之仇!”

李孤行目光坚定,“待我将我兄弟治好,我一定铲除这个奸佞!”

其实,后半句夜风声没有说,王振虽然势大,却也都是朱祁镇这个皇帝一手扶持,对抗王振便等同于对抗朱祁镇,这也是为什么朝堂之上,能臣极多,却未有一个人站出来反抗王振。

毕竟谁也承担不了板倒王振之后皇帝的怒火。

所以,即便李孤行和自己成功了,最后也免不了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但,能为国除奸,能替兄弟报杀父之仇,夜风声死而无憾。

两人又寒暄了一会儿,李孤行等将其送回皇宫,自己草草收拾了行礼,向去过天竺做生意的人问明了路,便启程去天竺寻冥宫所在。

这一路上,没了东厂的追捕,没了江湖中那些不长眼的骚扰,更有了北镇抚司副千总的身份,走的颇为顺当。

且那北镇抚司的金牌分外好用,每到一处县衙里的官吏便出来相迎,一应用具全不用李孤行操心,他倒是极少被人这般伺候,此番尝试不禁有些飘飘然了起来。

倒是慕容渊心知功名利禄迷人眼,当即拉着李孤行,再三告诫,又在杨沁的教导下,这才逐渐摆脱了这种奢靡的享受。

四人走的不快,大约半个月的时间,已经到了大明边境。

守军看到李孤行手中的通关文牒,略微愣了愣,又见通关文牒最后署名当即大惊失色,立马放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