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善恶心行(1 / 2)

太上宝篆 一炁化三清 1157 字 2023-01-19

正阳宫作为大楚的国教,祖庭自然不可能在南方,李浩成一路向北,路上看到了许多供奉六丁六甲的道士,在四处帮助百姓,这不是素舒的神谕,而是他们自发的举动。

有些好笑的是,他们当中占据大部分,心怀慈悲,想要救度世人的真道人,受限于自身经济水平,难以大范围救灾。

而那些平日贪权好财的假正经,为了获取更多香火和神眷,反倒是救了很多差点死在雪灾之下的百姓。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都获得了神眷,实力也是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在李浩成看来,前者的进步虽然不一定比后者差,但收获的神眷也不比后者少,只是外人看上去,不觉得他有什么神眷而已。

引无心之善,赏有心之善吗?看来素舒是在神道上越走越远了啊!

李浩成心中略微感慨,不由想起《雪斋异编》记载的零散故事中有一篇名唤《城隍》,其中借城隍之口诉说了部分神道奥妙:‘神祇之道,在于心,在于信,因此需重德、重心,故为神之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但这里必须指出的一点是,这句话更多的是针对为神,而不是为人。

毕竟神和人总归是两个概念,说出这话的城隍,更是一位管理鬼怪的神祇,祂的思考角度自然和人不一样。

至于祂口中的赏的是什么?按照李浩成的推算应该是本我功德。

什么是本我功德?本我功德不同于天地庇佑、众生愿力凝聚后的天人功德。

有很多人对其进行了解释,有的人认为: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也有人认为,功指善行,德指善心;至诚谓功,至善谓德;明心是功,见性是德。

似乎每个人对本我功德的解释都不一样。

在李浩成看来,修持吐纳是功,顺应本心而德,本我功德,说白了就是修行过程中,顺应自身修行的道法,贴近自身追求大道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反馈。

因此,才会有‘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的说法。只因为赏罚一直在那里,根本无需城隍插手,本质是一种论心的理论。

可惜的是,人道并不适合论心,人有七情六欲,论心人间万古无一圣。

正如儒家先贤子贡赎人不取金,心是极善,却断了别人效法的途径,使得更多人无法被赎回,这是善还是恶?而子路拯溺而获牛,虽是有心,却使人愿意效仿,救人无数,这又该如何判断?

因此,神道论心,人道论行,唯有论行,才能使得富贵人家,为了善果,而救济更多人。

当然,对于修士而言,有心为善,有功德良;无心为善,功满德优。

作为神祇,自然不能完全推崇论行的理论,但又不能断绝论行的理论,其中平衡点的把握就显得很重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