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上战场?
就是因为崇拜哥哥,更想得到哥哥的肯定。
之所以上战场前是无所畏惧,因为他对战场根本是无知的。直到跟随队伍出征以后第一次看到被炸死的人,吓到拔腿就跑大气都不敢喘。
只能委屈巴巴告诉哥哥:我看到炸死的人了。
战争必有鲜血,伍万里看见的那一刻才明白。
在苏泽的设计里,第一次开枪是重头戏。因为是没有接受过训练就追着上战场,刚看到哥哥被洋鬼子压制住的时候非常想开枪,但又充满犹豫。
无论眼神和肢体都说明他害怕打得不准误伤哥哥。
伍千里看出来他的犹豫,所以踢过去一把刀,但是他还是不敢,从来没杀过人,虽然是个野孩子,但从来没有手上沾过血。
这个时候拿着刀紧张得整个人都在抖,嘴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大脑一片空白,如同被定身一样。
苏泽打算通过表情和肢体把人类面对生死考验的挣扎传达给观众。
还没等做完心理斗争马上被另一个美鬼制服在地上,狠狠掐住他,哥哥脱不了身只能再踢过去一把手枪,所以伍万里的第一枪是在逼不得已的环境下,为自保而开的。
苏泽闭上眼睛,开枪后他的眼神是震惊且发愣的,微表情肯定十分丰富,震惊、害怕、恐惧、放松、甚至还有一种刺激和兴奋……
接着就是拿着手枪对着外面的敌人开第二枪第三枪,然后不自觉还看一下右手,一是后坐力肯定震得手麻,二是发现打枪的威力原来这么大!
面对战争,任何台词都是苍白无力的,只有真正面对生死,越是本能原始的反应越能然给观众产生代入感。
换句话说绝对不能演!
看着苏泽不断变化的眼神,那种驾轻就熟的微表情,吴景既惊叹又震撼,这是一张就算用最高清特写也能传达复杂情绪的脸!
身为导演,选角标准最重要就是演员能不能抗住特写镜头。
不靠台词,要从顽童的脸一步步转变成战士的脸。期间不仅是去国怀乡、炮火连天、还有生离死别……
这么小个孩子,这么大的心理冲击,这么复杂的战争环境,这种变化逐层进展……
如何做到不言不语就让观众相信你有故事?
伍万里的内心是在这个环境里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够活下来,又想争口气做英雄,不要被哥哥和战友看扁,是最单纯直率倔强的少年心思。
可在艰难险恶的战争环境里,就显得特别纯洁耀眼,这是属于少年人的面孔和故事,和其他老兵截然不同。
这也是编剧兰晓龙为什么从伍万里的视角代入故事,因为他很观众对战争一无所知,不是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越是这样产生后的脱变越震撼人心。
平心而论这部戏最大亮点都压在伍万里身上,无论自己扮演的哥哥伍千里,还是胡军塑造的雷公,还有朱亚文李晨欧豪……
上来都是铮铮铁骨硬汉,都是保家卫国的战士,都是观众心目中已经成型的形象。
而伍万里不同!
难就难在刚出场时候的走路、坐姿、看人眼神、跟人说话时的不屑,怎么把一个乡野孩子身上的懵懂倔强野气表现的淋漓尽致?
尖嘴腮猴、走路驼背、头发像鸟窝、衣服破烂打着补丁,一看就是那种长期受战争影响吃不饱穿不暖的渔民小孩。
越是出名的演员,很多内心负担越重,观众对固有形象深入人心,就好像一层层枷锁,妥妥的戴着镣铐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