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八十章 科学家也迷信(1 / 2)

洪涛和拉达做为机械臂操控员和潜艇驾驶员,加入水下探索队伍是板上钉钉的。这艘小潜艇别人都没怎么玩过,而拉达和洪涛都开了两年了,尤其是控制一对儿机械臂的技术,洪涛说是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天天在海底用机械臂抓螃蟹、龙虾,已经让洪涛把这项技能练的炉火纯青。

为了不引起岛上居民的注意,老鼠人号并没靠近现金币的海域,远远的在距离7、8公里外的阿萨罗湾湾口下锚,依旧用那艘改装过的巡逻艇拖着小潜艇按照gps上记载的坐标位置找到预定区域,由小潜艇先下潜确定准确位置,把浮球放上来之后,丹和吉姆再穿着深潜装备沿着浮球的绳索下潜。

其实就算没有gps坐标的指引,洪涛也能凭借周边的地标找到这一块儿。这片海域距离萨尔沃拉岛主岛只有5oo多米的距离,旁边不到1oo米就是两个露出水面的大礁盘,按照洪涛的估计,当年这支黄金船队的分船队很可能是遇到了强烈的侧风,结果撞上了这些礁盘。至于距离海岛这么近,为什么没人生还,有可能触礁的时间是在晚上,大部分人都在船舱里休息,再加上撞击太猛烈,船直接就沉了,根本没给船上的人员逃生的机会。

但是为什么7、8艘船都失踪在这里了,那洪涛就无法找到合理的解释了,即使是在18世纪,每艘船的尾部艏楼上也都挂着一盏巨大的油灯,像西班牙大帆船这种排水量4、5oo吨的船只在行驶时,至少要相距几百米的,天气就算再恶劣,前面失去了船标灯,后面的船只也总应该会看到并且躲避的。

几百年前的事情了,想找到真相太难了,任何一个小小的意外,都可能造成截然不同个的后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这个意思。现在重要的不是去分析船队是如何沉的,而是要去把有关船队的证据捞上来一两件,只有这样才可能申请到打捞许可证,否则一切都是白费功夫。

“好了。施放浮球吧,告诉上面,水下有近代沉船,别带金属探测器了,那玩意没用。带着涵道风扇下来就成,我们要挖开一米多厚的沉积层才会看到下面。”很快,小潜艇就来到了昨天那个大坑旁边,坑底已经看不到密密麻麻的贝壳状物体了,只一晚上的时间,泥沙又在上面盖了薄薄的一层。这里的海流很强烈,在加上海湾里有淡水河的入海口,所以海水中的泥沙含量很高。

浮球升上去的同时,也把小潜艇的天线带了上去,这样潜艇和母船就可以用无线电通讯了。一边等待丹和吉姆下水。洪涛一边给普约尔兄弟中的哥哥讲述当时现这些金币的经过,顺便用操作着机械臂把泥沙赶开,露出了下面那一层贝壳状的物体。由于小潜艇失去了母船的空气供给,所以为了能让它在水下多待一些时间,除了拉达和洪涛之外,只有普约尔哥哥跟着一起,他主要是给洪涛提供必要的历史知识资料,顺便防止洪涛再用粗暴的方式来对待这些古代的瑰宝。昨天打捞上来的金币里,有4、5枚上都有严重的划痕甚至缺口,那都是被机械臂上的凿子戳坏的。为此普约尔兄弟心疼了一宿。

很快,两个圆头圆脑、圆手圆脚的人形物体像贴秤砣一样顺着绳子下来了。这种深潜装置穿上之后就像是穿着宇航服,沉重的铁鞋子和腰上的配重使得潜水员能在水下行走得很稳,也不怕任何尖利的物体刺伤身体。大铁鞋踩上去,一切都是浮云。而且这种深潜装置和小潜艇一样,是通过母船连接通气管的,只要温度和体力够,原则上就可以在水下无限期的工作。但这也是它最大的缺点,一旦通气管被缠住。那这个潜水员就完蛋了,游都游不上去,装备太重。

“吉姆,先把这片金币清理出来,看看它们到底有多少,说不定可以在这里找到证据呢。”洪涛已经可以用无线电和两位潜水员联络了。

“这艘沉船太碍事了,无法用磁力扫描,只能手工探测。我和丹去探测泥下面金属物的范围,挖坑的任务还是交给你吧,轻点挖,别再把物品弄伤了。”吉姆和丹只拿着便携式金属探测器,没有任何挖掘设备,他们好像对挖掘也不是很上心,更热衷于全面的探测。

“交给我吧,我就善于挖坑!辛格,把通气管放下来,看哥哥给你挖宝喽!”这个任务洪涛最喜欢,隔着一大堆泥沙瞎探什么啊,不如先顾眼前的,有多少弄上去多少,管他合法不合法呢。

这次洪涛找到了一个好方法,根本不用什么涵道风扇去吹散那些泥沙,直接用小潜艇的通气管吧。这玩意更好用,高压气流比涵道风扇的水流强多了,威力也更大。只需要用机械手抓住通气管的金属接口,然后就和一个喷水枪似的,指哪儿喷哪儿,喷哪儿哪儿的泥沙就得滚蛋,力量大小全凭辛格母船上压缩机压力控制,把压力打到最高,能把旁边铁船的船壳都给喷碎,很好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