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0 教你怎么当总统(2 / 2)

不关心地理的,可能会有人认为纽约才是美国首都。

洛城从来不是南部非洲的首都,用无冕之王形容更合适。

「我刚才所说的,也是我们所有美国人的共同意志。」杜鲁门表情严肃,罗克如果不让步,杜鲁门就无法向华尔街交代。

杜鲁门并不甘心以罗斯福继任者的名义,在美国总统名单上留下注释,他三年后是要参选的,如果得罪了华尔街,那杜鲁门搞不好连党内初选这一关都过不了。

在美国国内,杜鲁门的选情明显落后于纽约州长托马斯?杜威。

只有杜鲁门的南部非洲之行硕果累累,杜鲁门才能取得和托马斯?杜威抗衡的资格。

即便这样也不能保证杜鲁门的胜利。

「恭喜你,你终于得到了白厅大门的钥匙。」罗克的恭喜让杜鲁门一头雾水。

杜鲁门有可能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走平民路线的美国总统。

美国总统虽然一直都是普选,实际上杜鲁门之前的几乎所有美国总统,走的都是经营路线,普通美国人的感情,对于总统大选结果的影响力有限。

托马斯?杜威就是传统经营模式下,被美国精英阶层退出的总统候选人。

另一个时空的杜鲁门,面对托马斯?杜威的压力,不得不离开总统办公室,前往美国各地游说,尽力争取普通人的选票。

杜鲁门几乎做到了极致,他乘坐火车,在每一个火车站都会进行演讲,真正从电视机和广播里走

到普通美国人中间,像普通美国人推销自己,拉拢底层美国人选票,从而一举击败托马斯?杜威。

罗克与其说讨厌美国,不如说讨厌华尔街的大亨,他们是真正趴在美国身上吸血的寄生虫,如果杜鲁门不能摒弃,或者说尽力减少华尔街对白厅的影响力,那么罗克就不会改善对美国的态度。

对待美国循序渐进是没用的,就得趁他病要他命,不能给他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

罗克不管杜鲁门是否真正领悟了赢得民心的方式,接下来就向杜鲁门展示了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和南部非洲资本的相处模式。

资本怎么能成为国家的幕后推手呢,那是取死之道,正确的模式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成就,这样才能共同进步。

罗克向杜鲁门首先介绍的,是南部非洲的铁路。

南部非洲铁路的发展方式,跟美国差不多,都是引入私人资本介入,利用资本的力量完成铁路的铺设,将整个国家连接到一起。

为了吸引资本的介入,南部非洲和美国都向资本让渡了一部分利益,以铁路两侧土地为诱饵,吸引资本投入到铁路建设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不同之处在于铁路网铺设完毕后的处理。

美国铁路网铺设完成之后,是由私人铁路公司运营的,美国各级联邦政府很难插手,铁路公司凭借铁路的经营权,可以持续产生影响力。

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则是从很久之前就逐渐从私人铁路公司手中收购股份,逐渐将铁路运营权从私人手中收归联邦政府,现在南部非洲的绝大部分铁路,运营权都控制在联邦各级政府手中,私人铁路公司的影响力越来越小,越来越边缘化。

这里的「边缘化」,就是字面意思。

「修筑铁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现在在西非和坦葛尼喀,依然是私人铁路公司在修筑铁路,代价是铁路两侧的土地,以及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权,类似铁路这种基础建设,怎么能让私人企业长期控制呢,那会影响联邦政府的控制力。」罗克也矛盾,不知道是否应该提醒杜鲁门。

站在南部非洲的立场上,美国越混乱,问题越多,对南部非洲就越有利,从这个角度出发,罗克完全可以虚与委蛇,承诺一大堆,高高兴兴打发杜鲁门回美国交差,回头慢慢给美国人挖坑。

提醒杜鲁门当然也有好处。

如果杜鲁门回美国之后,就对美国的私人铁路公司下手,那美国的私人铁路公司也不可能束手待毙,最好两败俱伤,那是对南部非洲最有利的结果。

所以罗克就不向杜鲁门介绍,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在收回铁路经营权时,尼亚萨兰公司和罗德西亚公司发挥的作用了。

尼亚萨兰公司的老板是罗克,罗德西亚公司的老板是小斯,这俩是南部非洲拥有铁路经营权最多的两家公司,在当初南部非洲铺设铁路网的时候,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收回铁路经营权的时候,尼亚萨兰公司和罗德西亚公司没有任何抗拒,甚至主动配合,其他小公司也就迎刃而解,兵不刃血就完成了这个在资本国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原因也很简单。

罗克和小斯,不管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还是从家族利益考虑,都已经和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的利益深度绑定,已经到了密不可分的地步,南部非洲联邦政府越强大,罗克和小斯的利益就能得到更有效的保证。

美国私人铁路企业可不是这样的。

众所周知,uu看书.uukanshu希伯来人是没有国籍的,在一个国家生活不下去了可以随时跑路,不能对希伯来人的忠诚有太高期待。

「罗斯福总统在任时期,我们就在努力分散私人企业对国家的影响力,不

过你也知道,美国的情况跟南部非洲不太一样。」杜鲁门也不傻,南部非洲方式,不一定适合美国。

托拉斯对美国的影响力,可比白厅对美国的影响力大多了。

所以也不用看半岛人的笑话,人亲爸爸就是这样,一步步成为溟煮灯塔。

以罗斯福对美国的影响力,在面对美国托拉斯时,也只能分散,不能一棍子打死,否则美国就要陷入混乱了,这个后果罗斯福也不能承受。

【鉴于大环境如此,

还是那句话,面对美国政府的约束,美国企业不可能坐以待毙,当初洛克菲勒主动分拆,也只是完成了形式上的分散,实际上的控制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是变相增强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