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欲戴其冠必受其重
“不可啊,陛下。”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太孙殿下自从立为储君,一直兢兢业业无有过错,怎可轻易废储更立?”
“此乃国之根本,会动摇国家根基的啊。”
随着朱元璋说出要立朱楩为储,一时之间,大殿内响起无数呼声。
如果想要享受,那就去当逍遥王,一样可以逍遥快活。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而这种争斗,最为残酷,输家将会失去一切。
“笑死,”朱楩冷笑道:“自古以来,哪有一个超过千年的王朝?几千年的历史还不能说明,立嫡立长制度就是个废物?立嫡立长不立贤的话,反正只要我是嫡子就可以躺平等着继承一切,后世子孙如此懈怠下去,出几个不肖子孙的废物还不是很正常的?”
这不好吗?
而朱元璋更是心里一动,看向朱楩,你不想当一辈子皇帝?
哪怕不说这个,等那几十万大军凯旋而归班师回朝,你再看看朱楩如今的势力?
因为现在有十八叔为首的叔叔们作为他坚实的后盾,这不比那些不可靠的大臣更有安全感?
这才对嘛,这才是一家人啊。
毕竟都是他的子孙,唯有他最不想看到血脉后裔骨肉相残。
满朝官员都傻眼了。
本来朱楩已经拿住了所有的道理,他完全可以随意的处置朱允炆。
他哪里不知道,这些家伙还不死心,想要负隅顽抗。
因为最关键的是,朱楩不止是打下了这些地方,后面跟上的改土归流政策,是要把这些地盘的民心尽收下来,让他们对大明有归属感。
说别人的时候,就要求别人仁孝礼义信。
“楩儿,不如你也说说你的想法?”朱元璋看向朱楩,见他一直跟没事人一样,有些不高兴。
“就算是本王,你们还真以为我要当一辈子的皇帝啊?开玩笑,等本王完成自己的目标,我才不当皇帝,全年无休的干活,九九六?那特么是零零七好吧。”
开玩笑,以为自己好欺负吗?
“是啊三哥,这些朝臣,口里说着忠君仁义,可嘴里却肆意点评咱们这些王爷,又哪里来的半点谦卑?天地君亲师?你们读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朱棣也不干了,脸色冰冷的,直接破口大骂。
别说是他,换做任何一个人,都完成不了如此伟业。
其他藩王们,尤其是老三、老四、老五这三个亲叔叔,也都对朱允炆露出善意的微笑。
“皇帝不是权能与胡作非为的象征,皇帝更是责任,肩负一国百姓幸福与国家昌盛的使命。若是没有这份觉悟,那就不要当皇帝,以免累国累民。”
朱楩笑了,很是欣慰,说道:“那是自然,你是我侄子,是咱老朱家的子孙,咱们这些叔叔帮你还来不及,谁若是敢欺负你,有咱们这些叔叔在,定不轻饶。”
这跟常年遭受蒙古贵族压榨迫害经历比起来,高下立判。
“我看你们也算是对允炆忠心耿耿,索性再跟你们说一句。你们不会以为,本王要对自己的大侄子动手吧?你们不会以为,允炆以后就没有机会当皇帝了吧?”
可只有朱允炆自己知道,他深深的惧怕着皇爷爷,甚至不敢流露出内心深处的真面目。
朱元璋这才回过神来,然后就一脸不耐烦的挥挥手:“拉下去拉下去,等到明日午时,开刀问斩。竟然敢私自调兵,并且意图谋害亲王。长此以往下去,岂不是敢造反了?”
虽然朱楩没有说出这句话的原文,可那一句君王死社稷,足以让儒生由衷折服。
不是,太孙殿下,我们是您的人啊,您怎么跟滇王站到一起去了?伱是哪伙的?
哪伙的?
朱允炆冷笑,心说,我是站在大明这一边的,只要大明更好,我就满足了。
可这一次,朱允炆主动站出来认输了,加上朱楩不忍加害大哥朱标的孩子,所以才能平稳过渡。
别人还不知道新疆西域的消息,可他们家族内部自然早已知晓,恐怕不出一個月,西域的捷报消息就要传过来了。
“十八叔,侄儿鬼迷心窍,竟敢谋害叔叔,而且您还是咱们大明的亲王,更是大明最大的功臣。还请十八叔责罚。”
所以朱楩一脸坦诚的看向所有人,尤其是朱允炆:“大侄子,等叔叔当了皇帝,也许很快就让你继续当储君了。”
朱元璋杀气人来,从不犹豫,既然有人想伤害他的儿子,自然是要株连全族的。
可还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欲戴其冠必受其重。”
至少到了明末,绝不会出现李自成造反时,朝廷无兵可用、无钱可使、无粮可吃的地步。
连齐泰几人的脸上都重新露出光彩,好似得到了支持。
只要自己一日不死,要么立自己,要么旁人就再无机会。
天知道朱楩如今振臂一呼能起兵多少。
忽然,有人出声说道:“启禀陛下,您曾经说过‘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而且燕王殿下也有带兵之能,治国安邦之事也不在话下。不若立燕王如何?殿下更是孝慈高皇后(马皇后)嫡子,也是懿文皇太子(朱标)胞弟,正合适。”
看到这一幕的朱元璋,在龙椅上也感到老怀甚慰。
然而自古以来,最是无情帝王家,毕竟龙椅只有一张,难免会发生争储夺嫡的情况。
自己认为藩王太多,乃是国家负担,今后必成隐患,于是想着等自己有朝一日登基坐殿,第一件事就是削藩。
毕竟朱允炆输了,成者王侯败者寇,不出手则已,既然出手了,又输了,那么就会失去一切。
不得不说这很讽刺,因为崇祯就是被东林党所蛊惑,以为那魏忠贤是大奸臣,杀了他大明就崛起了。
难怪父皇和老十八总骂你们是狗东西。
朱允炆深深的看着朱楩,双手抱拳行了一礼,说道:“侄儿以前太过狂妄,没少得罪叔叔,还望十八叔不要跟侄儿计较。”
其实这已经不止是所谓的改土归流那么简单,其实还加入了解放思想。
现在他终于明白,自己和十八叔的差距有多大。
“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
可以看出朱允炆还算颇有担当。
无数人都不可思议,甚至是不敢置信的看着朱楩。
“以感情为基础,连接皇室血脉,使藩王巩固皇权。这不比重用你们这些外臣好的多?”
哪怕是现在想到今后可能要过的那样的日子,都一个头两个大了。
朱楩还不止一次跟他说,咱们才是一家人,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以后离那些无用的儒生远点。
想那崇祯帝该无比后悔吧?临死之前,身边只剩下最后一个太监,一个太监却比那文武百官还要忠心。
刘三吾浑身巨颤,激动不已,更是双手抱拳深施一礼:“滇王大才,吾所不及也。”
“滇王,你说的可是真的?”方孝孺死死望着朱楩,也觉得不可思议,自古以来,谁是以这种想法看待皇位的?哪一个不贪权恋势?
那些大臣一个个满脸悲情,仿佛已经看到大明国灭了一般。
哪怕李世民经常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挂在嘴边,也没有如此觉悟啊。
难道他们还以为能阻止不成?
这里面可没有提到‘人’,天地君亲师里面,是没有百姓的。
所有人都在告诉他,你的叔叔们今后会威胁到你的位置,他们可能会造反,会推翻你,甚至是杀了你。
然而等到今日过去,朱允炆就无需再怕什么了。
你们还真狗啊。
所以他把藩王视作国之利器,要带着所有兄弟一起打天下,打下更大的天下。
朱楩又不是没见识过朱元璋整日批阅奏折和处理国政的样子。
是啊,他们是一家人。
总不能说滇王不配,不如让我们来当储君吧?
又不可能去推立晋王朱棡,晋王的名声一向不好,比秦王朱樉的名声好一些,却不多。
其实朱允炆更想像现在这样,把心里话跟皇爷爷说出来,他也不想那样城府极深,整日戴着另一幅面具。
可是在这以前,藩王们不是他的叔叔,而是他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