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啊!”
丁荒走过侧屋的过道,突然出现在一群老弱妇孺山魈面前,鼓起黑袍,低声咆哮,形状就像邪魔一般!
“!!!”
山魈都惊呆了,盯着他看了一会,发一声喊,轰然溃散,争先恐后的往窗户逃去。
刚跑了两步,就看见窗上也出现了人影。
一个窗口堵着个手持利刃的男人,另外一个窗上蹲着个面目狰狞的黑毛怪物。
群魈不敢上前,都往最后一个窗户逃去。
石屋里总共有四个窗户,一个被石头封住,两个被人堵了,还有一个空的,它们逃到跟前,又见一个身影跳了上来,把最后的出口也堵住了。
山魈们连对方什么样子都没有看清,就像潮水一样退了回来。
它们一下没了退路,又没有青壮在身边,一点反抗的念头也没有,都惊的心胆俱裂,在石屋里乱跑乱撞,老的跑,小的叫,母的嚎,一副大难临头的模样。
“吱吱!吱吱吱!”
就在这时,几个老掉牙的白毛山魈突然指着最后一个窗口大叫。
众山魈闻声一看,堵在最后一个窗口上的,竟然是个熟人,还是它们最看不清的挨打猴!
它们顿时都来了信心,一起涌了过去,朝挨打猴呲牙挥拳威胁,还有几个老猴子准备扑上去厮打。
“吱嗷!”
挨打猴发出一声怒吼,把手一抬,就见它身边伸出一颗硕大的头颅。
那头颅比狗熊的脑袋还大两倍,像猪又像马,门牙像板刀,头面全是森森白骨,嘴里喷着死亡的气息!
“嘟呜呜!”
山魈们见此怪物,嘴皮子都打颤,不由自主的往后退去,几个扑上来的老山魈吓的一个趔趄摔在地上,也连滚带爬往后就跑。
众山魈一直退到石屋中央,看看包围了自己的几个怪人和怪物,都明白过来,自己一群这下死定了,最后下场很可能是被这些怪物吃掉。
山魈们都面如死灰,一下瘫在地上,绝望的抽泣着,只有不懂事的幼儿还在哇哇嚎哭。
困住了这群老弱山魈,丁荒看向挨打猴,朝它点头示意。
挨打猴还是第一次体会到被同类畏惧的感觉,亢奋的毛都炸起来了。它一副小人得意的嘴脸,昂首站在窗户上,对以前欺负它的同伙指手画脚,吱吱大叫了一通。
众山魈都心惊胆战的听着,听懂了它的意思之后,又都默默看向丁荒,然后互相对视着,窃窃私语,好半天都没有做出回答。
“吱嗷!”
挨打猴见丁荒有些不耐烦了,不禁大怒。
它尖吼了一声,跳下窗户,从山魈群里揪住一只比它略小的山魈的耳朵,不顾那山魈的哀嚎,将之粗暴的拖到窗口,要把它喂给驴僵。
那山魈应该是平日欺负它的,此魈看到驴僵伸过来的大嘴,吓得屎尿齐流,拼命挣扎,却又不敢挣脱挨打猴的手,只是徒劳的等死。
“吱……吱吱吱!”
众山魈一起哀嚎,还是没一个敢上去救援。
“吱吱!吱吱!”
眼看小辈要被怪物吃了,一只老山魈挺身而起,先让挨打猴放手,然后又对身边的老弱妇孺说了一通。
众山魈听了老山魈的话,终于屈服在挨打猴和一伙怪人的淫威之下,一起趴在丁荒脚下。
“哈哈哈哈。”
丁荒畅快大笑,对挨打猴点头道:“你不错,以后可以跟我混!”
“吱吱!吱吱吱!”
挨打猴对他点头哈腰,抓耳挠腮,也激动的不行。
丁荒围着山魈群转了一圈,又吩咐道:“不能太相信它们的口头保证,必须有手段来约束!”
他想了想,招手叫来姥三秤,说道:“拿绳子来,把抱小猴子的母猴子绑起来,只要母猴和小猴在,其他猴子就不会跑,跑了也没关系。”
“高,主人真高!”
姥三秤竖起拇指,从行礼里找了两根麻绳,和挨打猴一起,把抱孩子的母山魈都套住脖子串成一串。
母猴和小猴才是这群山魈中的重要分子,其他老弱都是混饭吃的,要不是能青壮出门获取食物时需要有人照看妇孺,它们早被淘汰了。
老弱山魈的责任就是照料妇孺,已经形成行为习惯了,见妇孺被控制住,它们都乖乖围在边上,没有一个想独自逃跑的。
“呵呵,大棒给过了,该给胡萝卜了。”
丁荒微微一笑,又命大黑去搬一筐米粮进来,打开筐盖摆放在山魈面前。
众山魈先前在屋外平地就没有吃到多少,撒在地上的米粮全被青壮抢去了,现在看到筐里的米粮,都忍不住直咽口水。
尤其是不懂事的幼年山魈,立刻要扑过去抢食,却被母亲牢牢抓住,都嚎着、挣扎着,拼命想要过去。
“你来!”
丁荒对挨打猴比划了一番,让它发放米粮,帮它在族群里建立权威。
挨打猴弄明白了他的意思,激动的伏在地上,磕了两个响头,一下又跳了起来,双脚踩在米筐上,慷慨激昂的朝同类发表演讲。
它唧唧歪歪‘说’了好长一通话,直到所有山魈都以期盼的眼神看着它,才满意的闭上了嘴,跳了下来,就去搬米筐。
谁想米筐太重,憋的脸红脖子粗才挪了一步,只好又求助丁荒。
“去帮它。”
丁荒像看猴戏一样看着山魈们的表现,见挨打猴在同类面前丢了脸,便指使姥三秤去搬筐。
“你这死猴子,出风头让爷爷出力气!”
姥三秤骂了一句,知道让大黑去会惊散山魈,只好自己抱起米筐,跟着挨打猴一起走进猴群。
挨打猴挨个给山魈发粮食,不论大小和地位,每只山魈都发了一大捧。
“吱吱!”
这些老弱妇孺好似从来没分到过这么多吃的,双眼看着手里的食粮,都感动不已,对挨打猴说出了发自内心的感谢。
挨打猴看到同类敬服的眼神,自尊心得到了极大满足,屁a股都高高的翘了起来!
“吱吱吱!”
它一边发粮食,一边和每只山魈亲切交谈,对一些困难户更加优待,得到了更多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