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罗马战舰”(2 / 2)

依照这些专业知识设计建造的战舰,其战力自然不容小觑,就以一般充当罗马舰队主力的三列战舰为例;典型的三列战舰,其总长为三十七米,配有三层共一百名桨手,桨长为四米,总重达到四十五吨,能以将近八节的速度连续航行两百海里左右(具体取决于战舰上的淡水和食物)。

只有一百名桨手的三列战舰,之所以满编船员会是一百二十名,那是因为舰上还有二十名各司其职的专业水手;他们的职务是风帆手、舵手、瞭望员等等,地位要比桨手高上一等。

对有关三列战舰的尺寸和战舰上的船员组成,以及战舰上的食物淡水配备情况都有足够的了解以后,就可以对战舰的稳心高度作出估计,并对战舰的结构进行调整。

罗马人对于战舰的吃水深度,用于战舰的木材数量,战舰内桨手的布置等因素所获得的数字易感受到设想上的变动;甚至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这类因素有微小的变动时,就可导致风力中每小时五公里或六公里的变动,而可使战舰倾覆。

但是,只要使各种类型的船舰的参数保持不变,稳心值之间的比率将是正确的,即使两者的数值都不是绝对正确的,由于这个方法是正确的;于是,罗马人就会设想,从三列战舰过渡到四列战舰或五列战舰的舰身及其内容物是可以尽可能地变化不大的。

由于造船工艺的演变是极其缓慢且需要漫长时间积累的,所以这种设想似乎完全是可能的;但在这个分析中所最无法估计的是船所承受的压载量,因为双列战舰有足够船身空间来容纳足够的压舱物,以便对船身的平稳特性作相当大的变动。

在估计压载物时,罗马人愿意保持舰身愈轻愈好,要与双列战舰的船身装配工所作出的其它明显的努力协调一致,就是所制造的舰身要最大程度地配合桨手们的力量;估计的压载物是一万三千公斤,这个重量足以防止小于六十公里时速的风压在舰身横梁的两端上把战舰吹倒。

这种明显地不能令人满意的状况说明,造船者是在沉重的压力下修改其船身设计的;从已经提到的一些理由来看,对造船者可以考虑的唯一良好的选择方案,就是增加他们船的船身最大宽度。

可是,这种作法必然要牺牲一些速度,这就是要首先设计层数较多的战舰的主要理由;就五列战舰而言,如果舰身为获得稳定性而加宽到与三列战舰相等的船身宽度,那么其速度只能比三列战舰加快百分之十四,而其加速度则比较差一些。

假使顶层增加六十二名桨手,中层增加五十四名,那么船员的规模增大将近百分之七十;而如果五列战舰的稳定性减低到前面所设想的那样,其增加的速度就会多达百分之二十九。

罗马的三列战舰,由桨座中的划桨手提供动力,风帆只是辅助动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划桨手并不是战俘或者奴隶,雇佣者必须给予应有的高昂报酬,而一个好浆手的报酬是相当高昂的,这就是为什么白峰招募战舰后,还要像其他常规罗马兵种一样,给罗马战舰支付维持费用的原因。

依靠这些先进设计打造而成的三列战舰,可以装载所有的远超武器,还可以直接冲撞敌方的船只而丝毫无损伤;更先进的五列战舰和七列战舰,则装载有大型弓弩武器,以及其他射击型器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