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陷入重重包围的两翼怯薛军,中央战场上的木华黎本部怯薛军的处境无疑要好得多,但木华黎可不会因此感到庆幸,因为他深知一旦两翼的怯薛军被彻底击败,此战就再无胜算了。
更为关键的是,身为怯薛军统帅的他,承受不起一次战斗损失两个万人队的伤亡!
怯薛军不仅是成吉思汗精挑细选出来的贴身亲卫部队,更是整个蒙古帝国的精华所在,是蒙古人建立蒙古帝国的根基,是蒙古军队所向披靡的支柱;这样一支重要程度怎么形容都不夸张的精锐之师,如果出现重大伤亡的话,那么其后果是任何人都承担不起的。
别说木华黎只是蒙古帝国的四大将之一,就算是成吉思汗本人,都承受不起怯薛军遭受重创的损失,就如同白峰承受不了罗马城的几个鹰旗军团遭受重创的损失一样。
面对敌军援军咄咄逼人的攻势,现在摆在木华黎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不顾伤亡的继续打下去,要么就趁眼下己方伤亡还在可控范围内,先集中兵力给两翼怯薛军解围,然后直接撤军。
前一种选择,除了能彰显怯薛军的勇武以外,基本没有什么其他实质性的意义;因为源源不断出现在战场上的敌军援军,已经决定了再无其他援军的蒙古军,不可能取得此战的胜利,继续打下去,只是徒增敌我双方的伤亡而已。
后一种选择,的确是百利一弊的选择,但就是那一弊,代表的不止是一次战役的失败,更代表着怯薛军百战百胜所向无敌的传奇战绩被打破,同时也意味着蒙古帝国在与天龙帝国的第一次交锋中以完败收场,并彻底失去了对整个南部草原的控制权。
时间悄无声息的过去了半个小时,迟迟无法做出抉择的木华黎,眼睁睁看着越来越多怯薛军骑兵战死沙场后,他终于下定决心,让自己身边的号角声吹响了撤退的号角。
连亲率怯薛军参战的木华黎都决定撤退了,麾下兵力几乎打空的帖木格、察合台、窝阔台等人当然不会再死扛下去;事实上,就**损刚达到三四分之一的合赤温,都明智的选择了撤退。
此时,已是日落将至的黄昏时分,所以伤亡同样惨重的北征大军方面,只是顺势发起了几波规模不大的反击,而后就任由蒙古军向北撤去,并未展开大规模的追击。
唯独李锡尼在临时接过霍尼克所部骑兵营的指挥权后,对撤退的合赤温所部发起了一波规模不小的反攻,只是当时天色已晚,月影朦胧的夜幕下,这场追击战的战果相当有限。
毫不夸张的说,此战既让天龙帝国方面见识到了蒙古帝国的强大,也让蒙古帝国方面认清了自身与天龙帝国的差距;从战术层面来说,两军应该是不分胜负,从战略层面来说,则是天龙帝国方面大获全胜,赢得了这场草原之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