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卷二 为何寒门无贵子?(1 / 2)

第218章 卷二 为何寒门无贵子?

一连几天,长安城的勋贵人家不管抱着怎样的想法,都安排了商队出发。

这事儿说起来就有些讽刺了。

不管是老牌士族还是新兴勋贵都看不起商贾。

可谁家又没有私底下从商的呢?

真当他们一大家子上百号人,就靠着每年顶破天几十贯的俸银养家糊口?

是的,没看错,在大唐就算你干到了官居一品,一年的俸银也不过是九十来贯!

虽然还有一些其他的进项,比如禄米什么的,但对于他们来说依旧不够。

建国之初,大家可以饿着肚子撑下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安定,那股子精气神儿早就消磨殆尽了。

整个朝野上下还能保持初心的人,寥寥无几!

而这样的困局,其实也是如今李承乾正在面对的。

虽然李承乾也说过要制定各级官员,可自从说了之后,就没有动静了。

普西偌一口气说出了很多问题。

“收到李公子的信,老夫马不停蹄的就赶来了。”王德全笑着说道,一边说,一边还在酒楼里四处打量。

关键是,励精图治的李承乾,真的让他感到了欣慰。

他哪儿能想到在这边境小城还有如此酒楼?

谁家老头子,还没挂两个职啊?

这事儿交给他们,一点儿问题都没。

“殿下,如今草原上怨声载道,我们要不要趁机……”契苾何力说道。

“行了,你就少说两句吧。”崔御史道,“他那性格你还不知道?认死理的!说到底,我们和他还是有些差距……”

李承乾确实正面临着大唐正在面对的问题。

礼部由王玄策领礼部侍郎一职,尚书一职暂时空缺。

魏家可能就是朝野上下少有的几个家里无人从商的了。

寒门为什么难出贵子?

不是寒门无贵子,而是士家大族不允许!

在他们看来,他们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是数代乃至十数代人一代一代积累下来,才有了今日的厚积薄发!

当王德全进入长明酒楼的时候,整个人都看呆了。

崔御史知道他问的是什么,无奈道:“崔明远怕是要步魏征的后尘了,哎……”

而一天没有剿灭贺鲁一行,楼宁还真不敢拿贺氏一部怎样。

大家想要的只是一个正经的官身而已,至于其他的,其实他们也没看太重,该怎么做,这么长时间下来,大家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体系。

本来这也就算了,可到了日月山时,他是真的开眼了。

这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

“殿下,这事儿简单,交给我们就是了。”萧钺当即打起了圆场。

日落时分,众人齐聚王帐。

工部由伊原锡暂领工部尚书一职,侍郎一职暂时空缺。

说起这个,他就无奈,他哪知道这些东西啊?

整个大明王廷,别说官印,就是他这个大明王都没个自己的印信。

这是事实,大家都知道。

医馆正式更名为大明国医,巢正领医正一职,伊原晴领护正一职……”

凭什么?

这在他们看来,不公平!

对于勋贵家的做法,王侍郎、崔御史等人嗤之以鼻。

马业急忙回道:“就在前晚后半夜,贺鲁突然带着部落里的骑兵冲出了楼宁等人的围堵,楼宁追了一会儿,没追上。

“贺氏一部被灭了?”李承乾当即一愣,这么快?

马业摇头道:“那倒没有,贺鲁放弃了族群,带着两千余敢战之士突围的。”

李大郎摆了摆手道:“叔父多虑了,前些时日,大唐秘书丞魏征魏公,可是代表大唐皇帝陛下刚刚出使了大明王廷,叔父可知其意味着什么?”

李承乾一口气将众多的官员安排都抛了出去。

“有点意思,赤水源是越来越有意思了。”李承乾笑了笑,说道,“不用管其他人,我们只管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儿就是。

可问题是,大家都有私心啊。

就算是王玄策,不也有几个手下么。

这是人之常情,李承乾也能理解。

“这合适么?”王德全有些担忧,这比较是大唐的地界儿。

“这些我都知道,今日召集大家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承乾说道,“本王已经考虑过,大明王廷暂设四部。

谁家不是一大家子的过活,哪遭得住这般亏空?”

李承乾点了点头,这些也确实是当务之急。

“通知伊原锡、伊原峰、契苾何力、普西偌、王玄策等人回来。”李承乾说道。

伊原锡手底下没有可用的人么?

怎么可能,谁还不会培植一些亲信。

他们又不傻,这是李承乾在暗示大家他心中的王图霸业。

户部由普西偌暂领户部尚书一职,李勤俭领户部侍郎。

机会,这就是机会!

对于魏征这人,他是即敬佩又厌恶。

这些年的俸禄被他几乎一股脑的都让魏叔玉带走了。

听得王德全是叹为观止!

“殿下英明。”众人起身施礼。

至于伊原峰所辖的怨军,倒是可以时不时的在草原上转转,但也不能偏离太远,至少要和征西军做到守望相助。

普西偌说道:“虽然说大明王廷现在看上去欣欣向荣,但政令不通,却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伊主事负责工程建设,但偶尔也会和下官的民生事务交叉在一起,那到底谁来处理?还有……”

“估计不要半个月,他们这些家伙就会赔得精光,一个二个垂头丧气的回来报信。”王侍郎不无恶趣味地说道。

政令不通,令出多门,确实影响工作效率。

大明王廷必须进入正规化了。

“话是这么说。”李承乾道,“但有些时候,本王也需要听听大家的意见。”

李大郎倒是无所谓,将自己知道的一切,慢慢的对王德全细细说来。

王廷初立,暂时也没有了战事之危,人的心思就活泛了起来。

而且,清一水的都是骑兵。

说到这个,众人又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刘三进来说道:“殿下,马业回来了。”

伊原峰就不说了,他已经捞到了实职。

李大郎却是笑道:“叔父这话可就不对了,如今可不能叫李公子了,那得叫殿下。”

而王德全的到来,李承乾也已经知道了,一开始他是准备让王德全来操持纸张生意的,可当今日纸张被造出之后,他的心思变了。

“叔父怎来得这么快?”看到王德全的时候,李大郎愣了一下,说道,“小侄估摸着叔父还有几天才能到,没想到这就来了。”

听马业说完,李承乾摆了摆手,道:“暂且不用管他,不过要派人盯着贺鲁一行。”

毕竟,赤水源能抵抗他两千精骑的部落,可不多。

不可能的。

而他们刚走,李承乾又让人将长孙冲等人叫了过来,包括房遗爱等人也一个不落。

他们这些家伙,别的不敢说,但见识绝对是日月山里数一数二的,什么官服官印之类的,就算没玩过,那也见过不少。

“普主事有何高见?”李承乾问道。

大明王廷如果真的能步入正轨,对大唐,对天下黎民都将是一件好事。

纸是什么?那是承载知识的产物。

之前活着的盼头,已经无法满足众人了。

尤其是得知李勤俭都已经混成了大明王廷的户部侍郎时,他更加激动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